7月15日,A股早盘下探、午后拉升,走出“V型”,通信、计算机、电子等科技板领涨。
消息面上,英伟达将恢复向中国销售H20芯片,并推出新款显卡。当日深市表现强于沪市,沪指虽回落,但仍守住3500点。市场亏钱效应显著,超4000只个股收跌。
受访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具备一些牛市初期特征,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等外部因素,仍可能对A股形成扰动,结构性行情或仍是主旋律。若量能突破1.8万亿元或政策超预期,沪指有望冲击3550点压力位。
4017只个股收跌
就指数来看,沪指收跌0.42%报3505点,创业板指收涨1.73%报2235.05点,深证成指收涨0.56%。科创50、沪深300微涨,上证50微跌,北证50跌逾1%。
交易量能上,今日全市场成交额约1.64万亿元,比昨日的1.48万亿元,微增0.16亿元。亏钱效应明显,共计4017只个股收跌,跌停股25只;1332只个股收涨,涨停股49只。
格上基金研究员毕梦姌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今日A股“沪弱深强”,板块分化显著。受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出口H20芯片并发布新显卡的消息刺激,通信、计算机、电子等科技板块快速冲高,但随后政策不确定性忧虑升温,沪指快速跳水;午后科技股再度发力,带动指数“V”型反转。
板块跌多涨少,分歧较大。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6个行业板块收涨,其中通信板块收涨4.61%,计算机、电子、家用电器、汽车、传媒均飘红。个股方面,新易盛20cm涨停,楚天龙涨停;鼎捷数智20cm涨停,税友股份、泛微网络、云鼎科技、用友网络涨停;远望谷、鹏鼎控股、中电港涨停;跃岭股份、上海物贸、神驰机电、潍柴重机涨停。
跌幅不低于1%的行业板块超过13个,煤炭、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纺织服装、美容护理板块跌约2%。
“当前市场仍为科技主线主导,结构性机会突出,如算力与AI(人工智能)。”毕梦姌表示,科技股业绩爆发,支撑板块估值。而传统板块承压,煤炭、农林牧渔领跌,周期股盈利下滑,拖累市场整体风险偏好。
im尚艺投资总经理王峥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今日盘中“V型”行情成因,是煤炭、电力等周期板块受供需宽松预期拖累,叠加公用事业板块资金净流出,周期与防御板块承压,使得早盘面临调整压力。
王峥进一步指出,午后反弹主要受益于AI算力需求及政策催化,其中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许可落地,推动算力硬件国产替代预期,叠加国内“反内卷”政策压制传统行业资本开支,科技成长板块获政策溢价。同时,光模块龙头中报净利预增超300%,强化业绩确定性和产业趋势的双重逻辑,提振市场情绪,增量资金集中涌入科技龙头,带动午后反弹趋势。
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对记者分析,3500点既是市场情绪和信心的 “风向标”,也是多空双方激烈博弈的重要关口。突破3500点通常被视为市场趋势向好信号,意味着多方力量占据优势,赚钱效应出现,市场信心得到极大提振,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入场,后续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有望冲击3550点
接下来,A股怎么走?投资者如何持仓布局?
“短期而言,沪指将在3500点附近震荡蓄势,若量能突破1.8万亿元或政策超预期,有望冲击3550点压力位。”毕梦姌预计,中期在弱美元趋势、科技政策加码、中报业绩验证三重驱动下,结构性机会集中在科技成长与高端制造。持仓布局上,建议配置算力与AI方向:优先选择北向资金连续加仓且中报预增标的。此外,防御性资产能够对冲波动、抵御周期,待市场方向明朗后再择机增配其他板块。
“A股有望继续延续震荡上行的格局。但随着指数进入高位,投资者分歧会有所加大,波动也会继续加大。”中海基金认为,对于基本面较差的中小盘股票保持谨慎态度。而一些基本面较好、有国产替代逻辑的成长蓝筹可能有望受益于中美贸易争端。展望后市,建议投资者更加关注股票的基本面和中长期行业发展潜力,继续看好“成长蓝筹+红利缩圈”的双驱动行情。推荐关注:一是红利中的电力、电信、公路等现金流较好的板块;二是受益于扩大内需的旅游休闲、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等板块;三是高端制造、国产替代、AI、医药等板块的成长蓝筹。
富荣基金表示,短期市场成交额持续放大,做多动能正在积聚。建议稳中求进,重点关注:一是成长赛道,如AI应用、半导体、医药等板块;二是底部区间有拐点预期的板块,如证券、电新、消费等。
“此次沪指站上3500点主要由银行等大金融板块拉动,其余板块跟涨乏力,反映出市场量能仍显不足。”宝晓辉认为,若要演变为全面牛市,还需观察量能持续放大、板块轮动赚钱效应及政策预期能否形成合力。目前市场具备部分牛市初期特征,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等外部因素仍可能对 A 股形成扰动,结构性行情或仍是主旋律。
王峥提醒,7月密集披露的中报将带来验证压力,高估值科技股若业绩不及预期恐首当其冲;若“反内卷”细则不及预期,周期板块反弹动能受限。操作上,宜围绕“政策+业绩”双主线精选权益资产,同时兼顾强化防御属性(如固收和另类资产)的再平衡,通过动态调仓捕捉轮动机会,灵活调整仓位,理性应对波动。
关于持仓布局,宝晓辉建议,一是可考虑电力、高速等基建类红利板块,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收益。二是参考港股新消费赛道,可相应加仓IP经济和宠物板块。综合技术面和基本面,未来市场下行风险有限,投资者可将权益仓位适度提升至70%—80%的中高水平,避免踏空,既防踏空、分享上涨收益,又保留余量应对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