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四企超25亿元,“疯狂机器人”又掀融资潮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周春媚2025-07-10 19:37

具身智能赛道,又一轮资本大戏正在上演。

最近几天,具身机器人领域频传融资新进展。从清华系的星动纪元、星海图,到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科技,再到“华为系”的它石智航,4家公司接连获得资本大额押注。资本狂欢之下,此前曾深陷“泡沫之争”的具身智能行业,再次呈现出一派“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梳理融资细节,这些公司的身后都站着庞大的投资机构,“挤破脑袋也要上牌桌”的投资人,正用手上的资金筹码,争夺着这个万亿级赛道的“入场券”。

资本疯狂押注具身机器人公司

近期的具身智能行业,一个接一个的融资消息如同一块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7月7日,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利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追加投资。

7月8日,四足机器人头部企业云深处科技也宣布完成近5亿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富浙基金、华映资本、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老股东继续加持。

7月8日,仅成立5个月的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它石智航向媒体确认,已于近日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钧山投资、碧鸿投资、国汽投资、临港科创投、赛富投资基金、建发新兴投资共同跟投。老股东线性资本、襄禾资本等持续加码。值得注意的是,这颗“新星”目前尚未有任何公开产品,但凭借着创始团队的超强产业界背景,打破了具身智能领域的天使轮融资纪录。

7月9日,星海图宣布完成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A4轮融资由今日资本、美团龙珠联合领投,中金保时捷基金、襄禾资本,以及老股东米哈游、无锡创投集团跟投;A5轮由美团龙珠、美团战投联合领投,北京机器人基金超额加注,亦庄国投跟投,IDG资本、BV百度风投、凯辉基金、今日资本、襄禾资本等老股东追投。

三天时间,四家创业公司累计融资额超25亿元。如果将视线范围扩大,今年6月,银河通用、宇树科技、帕西尼等多家公司也宣布了新的融资进展,显示了行业的持续火热。IT桔子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投资事件数达114起,超过去年全年的77起;融资额达23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209亿元总和。

“虽然我们没有门槛,但门确实被挤坏了好几次。”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云深处科技的经历并非个例,多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表示,随着行业的持续升温,“最高峰时期,一天要接待六七波投资机构的客人”。

在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看来,近期具身机器人赛道融资潮的爆发,是多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层面,AI算法、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显著增强了机器人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为其大规模量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政策上,‘机器人+’行动方案的实施以及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商业化进程。需求方面,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服务、康养等需求,凸显了机器人的经济价值。”郭涛表示。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的情绪,正是投资人在面对这一万亿级产业赛道的普遍情绪。“对于机构来说,现在最紧要的事情是上牌桌,先想办法投进去。”一名机构投资人告诉记者,即使具身智能离商业落地还很遥远,无论是技术路线还是应用落地都不明朗,但大家都不愿错过这个风口,挤破脑袋要拿到一张入场券。

融资潮背后的四大共性特点

当前,一级市场涌现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仔细梳理近期的融资潮及新近获得资本押注的公司,不难发现,它们普遍呈现出四大共性特点。

首先是轮次普遍较早。最近几日完成融资的公司,除了成立时间较早的云深处科技是C轮融资外,其余三家均为天使轮或者A轮融资。以星海图为例,公司此次完成的是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当被问及为何将A轮多次拆分融资,星海图内部人士表示,这是基于对当前发展阶段的判断——行业仍处于基础设施的构建期,尚未进入应用规模爆发的阶段。因此选择以同一阶段的融资命名。

融资密集、早期轮次占比高、小步快跑,是具身智能赛道融资的典型特征。“行业目前处于技术验证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多数企业需要资金支持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但由于应用场景的碎片化,商业模式尚未成熟,资本通过广泛投资早期项目来抢占潜在优势企业。市场集中度低且技术路线多样,资本需分散投资以覆盖更多可能性。”郭涛说,但这也带来了退出周期长、回报不确定的风险。

其次,新机构进入的同时,老股东也频频追加投资。如前文所述,投资人对具身智能赛道热情高涨,想尽办法“上牌桌”,因此被投公司背后的机构往往都很庞大。与此同时,四家公司都不约而同地获得了老股东的追投。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方面说明了老股东依然看好赛道前景和公司潜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在多轮融资中估值水涨船高,老股东为了不让手中股权被过多稀释,也会选择继续跟投。

再次,产业资本的身影频现。记者采访了解到,与其他领域主要是传统风投主导相比,产业资本正逐渐成为定义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格局的关键力量。新近获得融资的几家公司,其投资人中不乏美团战投、海尔资本、国汽投资、丰立智能等产业资本及产业链上市公司。更典型的案例是,帕西尼今年6月宣布完成新一轮A系列融资,而在今年4月,帕西尼才刚刚获得来自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超亿元的战略投资。

产业资本不仅能为企业提供资金,同时带来了产业资源、技术合作机会和应用落地场景。例如,汽车生产制造是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应用领域,而且车企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这些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因此,不少机器人公司都获得了车企的战略投资,如北汽产投投资了银河通用,比亚迪投资了智元机器人和帕西尼。

最后,资本当前更关注“本体+算法”的软硬一体方向。无论是星动纪元还是星海图,都坚持的是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既自主设计并制造本体,同时也专注于具身智能基础模型。它石智航虽然还未有公开产品,但据一名接近公司的投资人所述,它石智航宣称是行业内独有的同时具备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本体研发能力和软硬一体产品量产能力的公司。云深处科技虽然最早是做本体出身,但公司创始人近期也表示,公司已经进入了“以软件为主,做应用验证”的阶段,并且在尝试机器人的“世界模型”这一新方向。

“本体提供物理基础,算法赋予智能决策能力,二者的深度融合是解决复杂场景问题的关键。”郭涛表示,全栈能力已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未来,资本将更加青睐软硬一体的公司,这类企业能够通过技术闭环实现性能优化和效率提升,形成更高的竞争壁垒。

校对:王朝全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