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YU7在6月27日下午开售,仅18小时锁单量便突破24万台,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而这一爆款车型的生产,离不开小米参与投资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坦德机器人”)。
6月23日,斯坦德机器人通过“18C章程”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外界称其有望成为未来的“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
目前,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已成为全球多个高科技领域最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电脑、通讯及消费性电子行业,公司位居第二;汽车行业位居第二;半导体行业位居第五。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机器人公司向港交所发起IPO冲击。此次,斯坦德机器人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进一步扩充了行业上市大军。
为中国智造提速、赋能
不久前,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亲自将腾势N9的钥匙,交付给斯坦德机器人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永锟。王永锟打趣道:“我们为比亚迪集团的生产车间提供智能机器人。今天有幸成为比亚迪的车主,比亚迪也是我们的车(ROBOT)主。”
事实上,除了比亚迪外,数百家科技企业和智慧工厂都是斯坦德机器人的车(ROBOT)主。
这家成立不到10年的年轻公司,已将自主研发的全场景智能智造解决方案嵌入比亚迪、丰田、蔚来、小米等头部汽车工厂以及富士康、OPPO等400多家科技企业,显著提升了工厂的自动化率。
商业化方面,斯坦德机器人采取了客户中心化市场进入策略,专注于3C、汽车、半导体领域等。
招股书显示,斯坦德机器人主要提供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据了解,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是在工业场景中具备自主导航与移动能力的智能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路径规划、避障、物料搬运等任务。
而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则是工业智能机器人的一种,由移动平台、操作机(以协作臂为主)、视觉模组、末端执行器等组成。其融合了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协作机器人的高精度操作能力,能够适应柔性生产线、高危环境作业等工作场景,“手脚并用”的特性使其能够完成复杂的多维任务。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现实,按销量计算,截至2024年,斯坦德机器人为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3.2%)及第四大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N + S = ∞”理念
斯坦德工业智能机器人在汽车工厂的落地实践,不仅解决了重载物料精准配送、多车型柔性适配等核心问题,更通过多机协作算法与厂家调度系统的无缝集成,重构了汽车智能智造的工业范式。
但需要提及的是,斯坦德机器人的工业智能机器人得以大规模落地,源于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
招股书显示,斯坦德机器人为企业量身订制一站式机器人解决方案,而公司解决方案的核心理念则为“1 + N + S = ∞”,即:公司的定制一站式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1)、多功能工业智能机器人产品(N)及RoboVerse系统(为公司的all-in-one智能协同系统)(S),并涵盖多种工业场景,以此实现提供智能制造的无限可能性(∞)的目标。
简而言之,斯坦德机器人基于1个核心技术平台、可以为客户定制化提供N种不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例如,背负式机器人、传输式机器人、具身机器人等,其中具身机器人不仅具备移动能力,还能够抓取、装配、检测等多种复杂工序并高效适应复杂的工业场景。
而S意为SYSTEM 则实现了世界模型与群体智能,能够使得机器人在工厂内共同协作。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斯坦德机器人是中国首家实现工业机器人系统的世界模型及协同智能的公司,还是少数已发展出在单一模拟场景中调度超过2000台机器人能力的公司之一,而一般单一真实工业场景中不会多于500台机器人。
换言之,斯坦德机器人已是行业内少数实现自主研发全栈技术的企业之一。
在“1 + N + S = ∞”的加持下,斯坦德不仅拥有贴合客户需求的多功能机器人,也具备群体智能的能力。相信这也是斯坦德能够从顶尖客户处源源不断获得订单的密码。
数据显示,斯坦德主要客户留存率超过60%。2022年至2024年,斯坦德机器人的机器人销量分别为725台、1212台和1932台。今年前4个月,斯坦德的机器人的出货量为650台。
立足长三角、大湾区 面向全世界
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场景的To B企业,斯坦德机器人始终立足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腹地,并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实际上,斯坦德机器人2016年在深圳市宝安区成立。发展初期,依托珠三角完备的电子产业链和“硬件创业天堂”的生态,公司快速完成技术迭代,实现了数倍的业务增长。
自成立以来,斯坦德机器人得到了资本青睐,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20年,斯坦德机器人先后完成Pre-A轮、A轮、A+轮融资。
C轮融资中,斯坦德机器人进入小米视线。截至2025年6月15日,小米智造持有斯坦德机器人8.40%的股份,是其重要股东之一。
2021年7月,斯坦德数字物流示范工厂在江苏昆山正式启用,标志着公司生产基地正式在长三角投入使用。2025年4月,斯坦德机器人将公司注册地从深圳变更至无锡梁溪区,并获得无锡市梁溪科创产业投资基金14.29%股权投资(第二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斯坦德机器人的重心转移也折射了中国智造产业的经营思路转变。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2月,斯坦德创始团队受电路板供应商吸引,从哈尔滨迁至深圳。深圳靠近供应商,利于产品创新迭代与成本降低,且珠三角是3C行业聚集地,客户资源多,斯坦德借此成长,2020年在珠三角成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知名供应商。2021年,斯坦德亦投入在长三角的苏州昆山设厂,慢慢拓展、打开了长三角业务。
中国新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时代机遇和国家智造方向的指引。中国企业利用珠三角、长三角成熟的产业和区域优势,再依托香港的资本和出海优势、拓展全球业务,有望向全球科技领先企业迈进。
斯坦德机器人的发展堪称中国机器人产业演进的缩影:从大湾区创新之城启程,落子长三角深耕实体工业,精准锚定中国两大核心经济区域,在资源汲取中实现发展进阶。
未来香港上市后,斯坦德或将以香港为战略支点辐射海外客户,向世界输出中国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校对:刘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