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上雇主责任险骗保漏洞,为劳动者权益护航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陈曦2025-04-23 08:53

据4月18日《工人日报》报道,一段时间以来,雇主责任险成为保险欺诈的“重灾区”。一些不法分子与用工企业、律师、鉴定机构以及医疗机构内部人员达成合谋,利用保险公司承保审核、理赔调查等环节的漏洞,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骗保,使雇主责任险沦为其“摇钱树”。

作为一种商业保险,雇主责任险由雇主自愿投保,能够为其分担因雇员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而导致的经济赔偿责任。这一险种在降低企业用工风险的同时,也可与工伤保险互为补充,让劳动者及时获得赔偿,是我国职业伤害赔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现实中,雇主责任险正在偏离多赢初衷,变成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敛财工具”。从各地警方近期披露的案例来看,此类骗保行为呈现职业化、跨区域、全链条特征,保险中介、用人单位、鉴定机构、医疗机构之间互相勾结,作案手段越发隐蔽而复杂。例如,有的黑心企业用同一工伤事故向多家保险公司重复投保、多头索赔;有的不法机构夸大事故程度、伤残等级以索取超额赔付;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帮助企业伪造工伤事故,或将非工伤事故加以包装,从而骗取保险赔偿。三种情形兼而有之的也并不少见,性质尤为恶劣。

雇主责任险成为骗保“重灾区”,不仅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也有损劳动者权益。其一,在骗保时,很多保险中介与企业合谋诱骗劳动者签署空白协议、作伪证,却在赔偿款到账后极力压榨受伤劳动者,大肆侵占、截留理赔金,让劳动者无力支付治疗费用;其二,赔付率的异常会倒逼保险公司提高保费费率,进而导致用人单位购买保险的意愿降低,这意味着劳动者少了一重保障;其三,当企业在工伤事故中“有利可图”,一定程度上将诱使经营者漠视生产安全,这对劳动者非常不利。

骗保行为屡屡得逞,暴露出一些保险公司存在机制漏洞。从承保环节看,激烈市场竞争下,很多保险公司为揽客而降低投保门槛,且在核保过程中未能充分核实投保企业的真实情况;此外,各公司间尚未建立起数据共享机制,难以有效识别重复投保行为。从理赔环节看,随着保险公司纷纷开通线上业务,异地投保雇主责任险成为趋势,而当保险事故发生后,异地保险公司无法及时展开现场勘查。这些都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推动雇主运费险良性发展,是为合法经营的企业兜底,也是为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打击遏制保险欺诈,需要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形成威慑,更需要保险行业自查自纠,从源头上堵住规则漏洞。此外,劳动者也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增强对相关保险知识的了解,防止自身成为黑产链上的“工具人”,沦为保险诈骗的“帮凶”。

雇主责任险被“玩坏”,也传递出更深层信息:当劳动权益保障“工具箱”日益丰富,如何让每件工具物尽其用、不被滥用,是相关方面须直面的问题。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