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投资参考:铬价有望持续上涨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永芳2025-04-23 10:08

昨日,沪指盘中震荡上扬,重返3300点上方;创业板指弱势下探,一度跌超1%。截至收盘,沪指涨0.25%报3299.76点,深证成指跌0.36%报9870.05点,创业板指跌0.82%报1928.43点,上证50指数涨0.14%,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1214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476亿元。行业方面,旅游出行、工程机械、军工等板块走低,物流、零售、地产、银行、医药、农业等板块拉升,农药、跨境支付、黄金概念等活跃。

东莞证券表示,关税冲击驱动的避险行情或暂时告一段落,加之国家队护盘、类“平准基金”持续发力,权益市场或将持续保持较强韧性。临近五一假期消费旺季,加之美国“对等关税”暂缓后仍悬而未决,建议关注消费复苏主线、科技自主以及高股息和防御性方向机会。

今日投资机会解析

海上风电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2025年一季度以来,国内海上风电项目逐步启动,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等媒体信息,其中广东帆石一1GW海上风电项目已经于一季度开工;江苏大丰1.65GW海上风电项目也进入开工阶段。广东、辽宁、江苏等省份新一轮海上风电项目竞配逐步临近,且深远海风电示范项目也有望逐步启动。另据GWEC预测,2025-2030年欧洲海上风电的建设将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预计未来5年累计海上风电装机73GW,年均装机12GW,大幅高于2024年的2.6GW。

中信证券表示,国内外海上风电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从而带动产业链出货量增加。国内来看,2025年国内新增海上风电的规模有望超过12GW,同比增长有望翻倍,且随着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的启动,中长期稳定增长有望获得保障;海外来看,虽然欧洲新建海风规模为2.6GW,同比下降30%,但2024年欧洲风电核准数量为19.9GW,同比增长46.3%,为后续项目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储备,2025年-2030年,欧洲海风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国内外海上风电的发展将带动产业链出货量的增加,且很多企业也把海上和海外的“两海”战略作为重点,建议关注风机、海缆、桩基、铸锻件等环节。

铬价有望持续上涨

根据百川盈孚,截至4月21日,国内金属铬现货市场均价为69000元/吨,较2025年初上涨7500元/吨。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7年以来中国金属铬出口价格(可理解为不含税价)在44573元/吨—97927元/吨波动,2025年2月国内金属铬出口均价为59714元/吨,位于2017年以来38%历史百分位。

中信证券指出,金属铬作为地球已知最硬金属,耐高温抗腐蚀属性突出,随着高端需求场景逐步拓展,金属铬战略价值逐步凸显。目前金属铬价格处历史低位,2025年以来金属铬市场均价已连续上涨超10%,看好供需共同催化下金属铬景气度向上超预期,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强烈推荐铬系产品一体化布局龙头公司。

半导体细分领域持续向好

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AI大模型技术崛起及破圈,带动端侧AI算力的需求上行,驱动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先进存储产品、GPU及边缘计算/端侧算力芯片等多种半导体硬件的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湘财证券指出,传统消费电子领域,供给端企业库存去化已基本到位,智能手机、PC及IOT板块受益于市场需求已进入复苏区间叠加政策助力拉动企业投资、居民消费,需求端或进一步得到提振,上游IC设计企业业绩有望保持增长。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产化替代仍为大势所趋,建议持续关注半导体行业。

其他影响市场的消息

上交所举办央企集团市值管理专题培训

4月21日,上交所在北京举办了针对央企集团的市值管理专场培训,近50家央企集团的百余名集团资本运作负责人参加培训。据悉,培训重点围绕加强市值管理制度工具的理解和运用展开,旨在为央企集团统筹规划市值管理路径、指导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灵活运用市值管理工具、提升集团整体市值管理水平提供更多帮助。

农业农村部:加力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4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农机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重要成效,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要强化大面积单产提升机械化支撑,推动高性能播种机部署到一线;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加快短板机具研发制造和丘陵山区农机量产应用;高效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推进“优机优补”“有进有出”和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加力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华为发布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快充

4月22日举办的“2025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发布会”上,华为重磅发布了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快充解决方案。仅15分就能让300度的电池包完成满电循环,补能效率较传统快充桩提升近4倍。搭载自主研发的碳化硅芯片,能量密度是传统硅基器件的3倍,配合智能功率分配算法,可动态调节输出功率,避免对电网造成冲击。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