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资“1+N”政策组合拳将出 中国市场仍是跨国公司优选项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秦燕玲2025-02-21 06:52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2月20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

2月19日,《方案》正式对外公布,围绕“稳外资”,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方面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会上,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透露,下一步各部门还会推动出台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1 中国市场“磁吸力”会更强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边际有所回暖。今年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

对于一段时间以来引外资规模的下降,凌激回应表示,当前全球跨境投资仍较低迷,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这一情况对我国吸引外资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此外,部分跨国公司主动调整投资布局,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服装业等行业引资规模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朱冰进一步分析表示,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规模和业务主要有几种类型: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梯度转移;二是投资转型升级需要,有的外资企业虽然关闭了手机、家电、电脑等产线,但同时又增加了新型显示、新能源电池等高技术产品生产线,并扩大在华研发中心投资;三是因地缘政治等因素分散投资。

“总体来看,外资是有进有出、有增有减的。”朱冰指出,根据外资企业反馈,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和科创活力始终是跨国公司的优先选项。当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新出台外资政策落地见效,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还会更强。

2 尽快出台2025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凌激表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是《方案》的突出特点之一。例如,《方案》提出,要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举措,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

2024年12月20日至2025年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就修订后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我们正在根据各方面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将尽快按程序出台2025年版鼓励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表示,新目录将重点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条目,同时也鼓励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华中指出,对于下阶段出台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政策,初步考虑是:在提升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便利度方面,拟从简化相关事项办理程序、完善金融服务、优化项目备案管理等环节,进一步畅通企业再投资渠道;在加强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服务保障方面,拟从优化各类生产要素配置、强化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支撑、加强项目全流程服务等角度,统筹对符合条件的再投资项目予以支持。

3 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凌激指出,近年来,相关部门已采取积极举措,确保外资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具体措施包括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完善政府采购的质疑投诉和行政裁决机制、依法受理并公平处理企业投诉等。

凌激表示,目前相关部门还在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法修订,研究制定政府采购领域“中国境内生产”的具体标准。他指出,《方案》提出要“建立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体系”,就是要明确相关标准,切实保障内资和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下一步,商务部将积极推动这些配套细则尽早落地见效。

目前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已全面“清零”,对于制造业领域未来引外资的关键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深化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共享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机遇,发挥园区、集群等载体的稳外资作用,持续做好外资企业服务保障等方面推动落实《方案》各项措施。

姚珺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支持各国企业家、投资人来华创新创业,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2019年—2023年,全球服务业跨国投资年均增长6.7%,占跨国投资总量的比重也从49.2%上升到51.4%。在新形势下,《方案》进一步提出要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深入研究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举措。

朱冰表示,接下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快试点实施节奏、扩大试点地域、扩大重点领域自主开放。朱冰指出,商务部将加强与各部门协同,在电信服务、医疗健康、金融等领域推出更多自主开放措施,并且优先在试点省市进行实施,赋予试点新内容、新任务。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