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三角多地设立专项基金,以“滴灌”的形式用金融活水“灌溉”当地重点产业、优质项目。
专项基金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或领域而设立的资金池。近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集中签约,涵盖11个设区市和4家省属企业,精准聚焦“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650”产业体系。
2月18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决策通过首个直投项目——苏州美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助力该公司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江苏近期在直投项目方面动作频频,通过母基金被投子基金的底层资源,以‘优中选优’的战略精准扶持项目。这种模式不仅能够通过‘地毯式’搜索广泛筛选项目,还能深入一线尽调,深入了解项目情况,让出资更有底气。”苏创投相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2月18日,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签约发布仪式在杭州举行。该基金总规模70亿元,是“4+1”专项基金群落地的第17只专项基金,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集群化培育、规模化提升、智能化发展和国际化布局。浙江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强民表示,通过“子基金+直投”模式,持续放大省市区统筹联动、财政国资有机互动优势,导入资源、共享项目、共建生态,精准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浙系”新能源汽车产业。
上海多地也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产业发展。2月13日,临方投资和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相关主体作为主要发起人,成功设立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通过基金投孵赋能,快速构建“联合研究院+基金+孵化器”三位一体模式,加速把颠覆性项目选出来、干出来、用起来,打造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样板。
2024年末,安徽芜湖出台“芜湖二十条”提出,组建科创基金群,面向优质科技成果、高科技项目和创新型企业进行“直投”“跟投”。
母基金研究中心研究部负责人王爽对记者表示,招商引资是过去各地政府设立母基金的动力之一。有关意见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对创投市场影响很大。“各地政府更加积极设立专项基金,针对某一特定领域发力,通过母、子基金联动的方式,更精准地‘滴灌’进优质科创类项目,缓解部分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
中财基金江苏合伙人朱信亚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各地政府更加聚焦特定行业或项目进行投资,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夯实产业基础,精准扶持企业,以此推动当地产业蓬勃发展,吸引更多外省优质企业。
特设基金单投一个项目也成为当前政府投资基金的一大趋势。近日,一彬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3500万元设立共青城民生创新智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专项投资于机器人细分产业链企业苏州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专项基金投资标的的选择并不是以排除特定地区、特定行业为投资前提,而是选择确定性较高的项目集中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率。若项目被上市公司投资,未来有可能被上市公司并购,完成退出。”王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