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强势反攻,沪指涨近1%,创业板指涨超2%,北证50指数大涨超5%;港股走势分化,恒生指数小幅下探。
具体来看,两市主要股指盘中维持震荡上扬态势,尾盘再度飙升。截至收盘,沪指涨0.81%报3351.54点,深证成指涨1.46%报10772.65点,创业板指涨2.03%报2226.98点,科创50指数涨2.31%,北证50指数涨5.36%,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7494亿元,较昨日减少772亿元。
场内超4600股飘红,科技主线大爆发。半导体板块大幅走高,帝奥微、路维光电20%涨停,华虹公司大涨约18%,创出历史新高;人形机器人概念再度爆发,骏创科技、万达轴承30%,双双创出历史新高;丰立智能尾盘涨停亦创出新高。汽车产业链股崛起,星源卓镁、双林股份等涨停;AI医疗概念再度活跃,华大基因涨超12%,金域医学、贝瑞基因等涨停。
半导体板块强势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截至收盘,帝奥微、路维光电20%涨停,华虹公司涨约18%,盘中创出历史新高;韦尔股份亦涨停。
港股方面,截至收盘,华虹半导体大涨约23%,上海复旦涨超9%,中芯国际涨逾8%。
机构表示,为满足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全球GPU芯片的需求量大幅提升。美国针对GPU芯片对华出口的管制日趋严格;国内GPU企业在中国大陆以外的晶圆代工渠道也面临着更多风险。自主设计+代工生产的国产GPU芯片已成为保障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替代品,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晶圆代工产能。中芯国际等企业有望满足此需求,实现工艺技术与营收规模的双重突破。
财通证券指出,GPU芯片生产主要采用先进制程工艺,所需的半导体设备价值金额更大,性能也更先进。美欧日限制高端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反而为国产设备带来更多验证和测试的机会。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近年来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望在后续新建的芯片产线中取得更高的份额,从而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人形机器人概念活跃
人形机器人概念今日再度活跃,截至收盘,骏创科技、万达轴承30%涨停,双双创出历史新高;丰立智能20%涨停,亦创出新高;斯菱股份涨超15%,盘中也创出新高;此外,杭齿前进、四川金顶分别收获6连板和3连板。
行业方面,全球大厂纷纷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
有消息称,近日,有招聘平台信息显示,蚂蚁集团开放招聘具身智能算法工程师等相关岗位。据悉,蚂蚁集团去年注册成立了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蚂蚁集团在持续布局和加大AI投入。
此外,北京时间18日中午,马斯克在X平台直播发布旗下xAI公司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Grok3。此前马斯克曾称,Grok3“聪明得可怕”,性能超过目前发布的所有其他产品,并且强调Grok3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
另外,Meta正投资研发基于AI驱动的仿生机器人,计划成为“行业安卓”定义整个平台。Meta公司正大力投资于基于AI驱动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其远期目标是开发用于机器人制造的AI、传感器和软件,并将其销售给第三方公司,以便这些公司能够开发自己的机器人。
稍早前,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机器人在京东官方旗舰店上架开售,其中Unitree H1人形机器人售价为65万元,预计60天可交货。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售价为9.9万元,预计45天可交货。目前,该产品已从京东平台下架,据报道,目前两款机器人下架的主要原因是存量不够,因此暂时取消了线上的售卖渠道。
华龙证券指出,宇树科技产品京东开售,人形机器人行业逐步开启量产进程;全球大厂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产业链从0—1过程中,上游高壁垒零部件厂商和垂直整合能力强的整机企业有望优先受益。个股方面,建议围绕“高确定性+增量技术”两条主线,紧密跟踪特斯拉Optimus量产进度及国产供应链订单释放;国内华为、宇树链等新进展,把握2025年产业扩张期的确定性红利。
AI医疗概念拉升
AI医疗概念盘中再度拉升,截至收盘,华大基因涨超12%,安必平涨超11%,金域医学、贝瑞基因、德生科技等涨停,嘉和美康涨约9%。
消息面上,2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办了“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论坛上,瑞金医院发布了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该大模型基于华为DCSAI解决方案,是带领医疗行业从数字化病理升级到智能化病理的成果之一,将在病理诊断场景下加速医疗智慧化。
机构表示,近期,DeepSeek带动国内科技板块重估,AI医疗投资热度持续提升。当前优质创新药公司逐步进入盈利周期,随着业绩持续释放、支持政策推动和AI赋能,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投资机会。
责编:万健祎
校对: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