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总投资150亿元的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在厦门正式开工、立讯集团在苏州昆山签约落地百亿元重大项目、派斯林与合作伙伴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达成协议……新年伊始,多家上市公司“开足马力”,抢抓生产销售、落地重大项目、加码产业布局,为全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年忙生产 企业信心足
走进东北制药制剂厂区102分厂智能化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这条生产线的生产节奏快到毫秒级,日产量数以十万计。”该厂副厂长高铁民指着眼前的小容量制剂生产线A告诉记者,“我们一直保持着紧凑的生产节奏,满足市场需求。受益于公司近年来智能制造能力提升,全厂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为市场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我国重要的药品生产与出口基地,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凭借显著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今年初,我们与海外客户就2025年海外市场开发和未来3年的销售目标达成一致,公司原料药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成功实现‘开门红’。”东北制药原料销售公司总经理李立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走势。市场拓展一定要早谋划、早落实,保持‘开年即冲刺、开年加速跑’的工作状态。”
开局即冲刺的态势同样呈现在巨星科技。2月5日,巨星科技物流中心数十个集装箱已装车完毕,即将出口海外。据公司介绍,巨星钱塘基地、海宁基地、江苏华达、越南巨星和泰国基龙等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全体员工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奋战“开门红”。
巨星科技主营业务为手工具、动力工具、激光测量仪器以及存储箱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伴随公司大量新品的推出与东南亚基地产能的不断释放,巨星科技表示,预计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5年,我们要加速自有品牌业务发展,加快研发系统性新产品,实现品牌与产品双轮驱动,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巨星科技总裁池晓蘅表示。
生产热火朝天的背后,多家上市公司对自身业务未来发展信心满满。2024年,深天马A预计较前一年度大幅减亏,公司消费类显示业务盈利能力快速修复,其中柔性AMOLED手机显示业务尤其突出。“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OLED手机业务规模增长、规格升级的趋势不变。”深天马A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加大在头部客户旗舰项目覆盖,提升高端产品占比。
筹划新项目 推动新布局
面对新形势、落地新项目、筹划新布局,多家上市公司开年即加码投资,推动企业战略实施。
新项目开工不断。2月5日上午,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在厦门同翔高新城正式开工。据悉,中创新航此次开工的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规划产能30GWh,项目建成后中创新航厦门基地将形成年产60GWh的绿色化、现代化、数智化新能源标杆基地。
2月8日,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项目一期二阶段工程正式开工,计划投资7.8亿元,将建成涂料生产以及技术研发的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示范性生产基地。“我们预计未来在涂料行业、尤其是工业涂料方向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正积极布局相关产能。”三棵树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签约持续落地。2月7日,福耀集团上海饰件项目签约协议在上海嘉定举行,标志着公司在汽车铝饰件领域的战略布局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将通过此次饰件项目为契机,持续加快智能化步伐,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也将继续发挥好链主企业作用,加快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投入更多研发力量,推动产品升级迭代。”福耀玻璃总裁叶舒表示。
2月8日,立讯百亿重大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在昆山举行。据悉,此次签约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其中新一代智能终端及穿戴产品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将进一步垂直整合智能手机、智能头显等业务的产能布局;智能精密声学耳机产品项目总投资60亿元,规划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系列产品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此次签约是立讯集团面向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布局。”立讯集团副董事长王来胜表示。
新规划不断推出。2月5日,五洲特纸公告称拟投建年产60万吨化学浆项目,投资金额29.4亿元。“我们将利用进口木片和周边地区枝丫材木片、木材加工的边角料为原料,建设60万吨化学浆生产线。”五洲特纸表示,该项目的建设为公司整体战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能为公司寻求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
汇隆新材则在2月10日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在印度尼西亚实施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再生着色纤维和7万吨原液着色纤维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
提升创新力 增强竞争力
去年11月,海伦哲全资子公司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高空无人机灭火消防车亮相江苏消防2024年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吸引了诸多关注。
“这款高空无人机灭火消防车,可对最高155米的高层建筑火灾实施有效灭火和救援,这一高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海伦哲董事、副总经理陈慧源告诉记者,产品的广受好评让公司充分尝到了坚持技术创新的“甜头”,公司2025年的重要规划之一就是坚定“技术领先型的差异化”这一发展战略,着重在细分市场研究、产品性能提升、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力。
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实力,多家上市公司正紧密围绕自身主业,向着更具科创含量的领域进军。
作为全球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派斯林研发制造的汽车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自动化生产线、装配式建筑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工厂解决方案和服务等受到市场广泛认可。春节过后,公司更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派斯林积极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教授团队在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将助力公司实现从仿生机器人装备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向智能高端装备产品研发、场景应用落地及产业链生态协同的全方位战略布局拓展。”派斯林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助推公司持续探索新型前沿领域,更好地奠定公司在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地位,助力全球化市场拓展。
此外,派斯林还与人工智能技术先锋Mindtrace达成了在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全面合作,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应用。“今年,我们将围绕人工智能、仿生机器人、数字孪生等新兴前沿领域重点布局,积极关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动态,持续深化全球工业数智化布局。”派斯林上述负责人说。
富临精工同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加码。近日,公司公告称为进一步发挥在产业领域的专业与资源优势,深化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投资合作,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巨星新材料、文宏杰、安努创想签署了《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各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实施人形机器人项目。
“机器人产业是公司汽车精密制造零部件和智能电控部件应用领域的延伸,我们正在积极拓展并把握智能机器人产业机遇。”富临精工表示,这一协议的签署有利于拓宽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车载电驱动等零部件产业链布局,提升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推动公司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智能关节的研发和制造水平,为公司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打造新的载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