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今日始,华章再启展宏图。新的一年,创投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可以做些什么?应该投什么样的企业?如何在支持创新创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企业在当下的环境中应制定什么战术度过寒冬?节后开工首日,创投机构大佬们纷纷给出了最新的思考和总结。
启明创投邝子平:三大基本法则助力创投站好“领投”的位置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发表的最新观点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创新型经济,创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的产业化,新业态“从0到1”的突破都离不开创投。但创投也不是万能的,创投更不是公益的,所以厘清创投善于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有哪些方面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做得更好,这些也许是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以及在创新生态中与各方合作更好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在新形势下,重温和刷新理解创投的一些基本法则尤为重要。
邝子平阐述的基本法则包括:第一,颠覆性技术的产业落地,国家新兴产业的形成,离不开创投及其所投企业的早期试错过程。第二,创投必须敢于投资创新,才有可能获得高回报;失去投资企业带来的巨大回报的机会,才是创投最大的风险。第三,参与创新的主要各方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创投的作用不可替代,而其他各方的作用创投也无法承担。
他强调,概括上述几点,在国家的创新生态中,参与的各方要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商业规律和市场规律是创投成功的基本前提,也是从技术到产业落地的必要条件。市场化符合商业逻辑的高风险尝试交给创投来做最合适。创投乐意持续投钱进入颠覆性创新和新兴产业,因为他们相信最终会试出商业上成功的企业,尽管事先不一定完全知道是哪一家。
此外,一个国家要培育新兴的行业,民营企业要迈上新台阶,持续革新的技术要走向市场,离不开健康发展的创投行业。创投从业者的专业贡献就是判别最有成功可能性的创新,并且在出资以后给被投企业带来资金以外的其他帮助,使这些创新从梦想变成现实。因此,创投行业本身,甚至创投所投企业,重点是解决创新“从0到1”的问题。就业方面,创造大量新增就业岗位,往往是通过创投行业投资形成的新兴产业长期实现的;税收方面,创投行业本身,甚至创投所投企业,只能带来有限的税收,但是没有创投今天的支持,就没有这些新兴行业成为明天税收的重要来源。此外,创投也不是新兴科技的来源,但是离开创投机构,好的技术就很难转化为成功的企业和兴旺的产业。同样,假如一家创投机构不投资创新,不投资颠覆性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产业化,它就不是称职的创投机构,也不可能有好的回报,更没有长期存在的价值。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创投行业给世界带来了半导体行业、个人电脑行业、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以及众多的新药和新的治疗手段,今天又在如火如荼地投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创投行业也日益站在前沿科技“领投”的位置。在中国的国情下,创投的真谛依然在于投资创新,只要国家鼓励创新,只要有企业家敢于创新,创投就有发展;只有创投行业健康发展,国家的创新才会更有活力。
讯飞创投徐景明:中小企业度过寒冬需要战术制胜
讯飞创投董事长徐景明就当下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指出,要拥抱变化,战术制胜。他分析,这个冬天,很多中小企业将不是因为战略,而是受困于僵化或无力的战术和执行,使得企业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倒下,或者终于熬过寒冬,却无法孕育出在下一个春日破土而出的新的方向和希望。各种书籍和文章总是将优秀企业的成功归功于企业战略。典型的是这句话,“不要因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这是对战术的明显误解。实际上,战略、战术和执行三位一体,不同阶段的企业面向不同环境,只有侧重并无主次。而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战术问题才是企业的首要问题。
他总结,对于发展初期的小组织,战术和执行更为重要,对中后期的大规模组织,牵一发动全身,战略引领的作用不断增强。所以,当下语境的战略、战术和执行,就是随着社会和技术发展,决策者为了赢得战争,面向长期、短期、当下,将内部军事资源整合与外部时空环境互动,明确目标和手段,持续校准前行的不同任务。是三位一体的战争手段。三位一体,即意味他们必须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这既包含战略必须由战术和执行一体化支撑,也包含战术必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样,每一个执行,要么应该反映战术成果,要么具有战略意义,或者兼而有之。战争中严苛的极限对抗,要求战略、战术和执行必然是一体的,否则军灭国破。而这一从战争延展过来的理念,在企业中却经常出现战略、战术和执行三者的脱节。
徐景明认为,企业当下的经营成果,是在企业前期战略目标和方针下,通过执行企业现行战术产生的结果。企业将来的经营成果,则是在当下经营成果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互动后,通过执行未来的新战术产生的结果。战略、战术和执行这三个要素,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运营水平和能力。在这三者中,战术是主体,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无论企业在哪个阶段,战术能力都是最关键的能力。早期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存,其战术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成长期企业,销售收入从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3亿元,每个台阶对组织都充满挑战,战术能力决定企业能否抓住机会实现跨越发展;而成熟期企业,战术是陈旧僵化还是充满活力,则决定了企业新增长的渴望能否满足。如果一个企业长时间不在战术层面进行创新完善,这个企业要么做不大,要么垂垂老矣。战术的目的就是胜利,也只有一个又一个战术胜利的累积才能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北航投资夏炜:奋勇争先文化先行
北航投资则通过举办“2025新春第一会”,在返岗首日以企业文化培训吹响开工号角。北航投资董事长夏炜指出,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主要是由创始人的思想和特质定义的,但是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其生命力又往往体现在不断凝练、实践和迭代组织智慧的过程之中。在北航投资文化体系中,“十字要求”(好学、善思、会讲、能干、干成)与“八字修养”(早起、运动、读书、笔记)等核心内容体系之后,员工在践行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新思考、新认识,如“文化认同、高效执行”等内容。
夏炜认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中将涌现出更多的世界一流科学企业家,公司内部的人才也将在此道路上与科学企业家共同成长起来,成为一流的企业家、管理者。优秀的企业文化,加上有效的践行,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一年,北航投资先后投资量旋科技、边界智控、博视像元、追光科技等众多硬科技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同时积极帮助科学企业家链接科创生态资源。北航投资的核心投资逻辑是投资“科学企业家”。科学企业家们大都在公司中构建了极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对于北航投资而言,企业文化既是向内的组织成长课题,也是向外的业务发展课题。这种特殊的相依性塑造了北航投资价值观与方法论并举、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已成为优秀团队的“标配”,在组织中堪称“高频词”,让企业文化成为组织的行为准则和确定导向。未来,北航投资将外联科学企业家,内聚优秀人才,让企业文化之光,在前进中折射出更多壮丽风景。
人勤春来早,实干好开局。新的一年,还有更多的创投人砥砺奋进,担当作为,不负韶光。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