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分红超930亿元!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张玲2024-06-29 16:47

今年以来,尽管市场表现震荡,但公募基金分红积极性不减,尤其是ETF产品的分红力度明显加大。数据显示,前六月ETF产品分红总金额和次数同比均大幅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积极分红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也可以提升产品持有体验、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随着市场风险偏好趋于保守,具有长期分红、稳定分红特征产品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

债基仍是分红主力

ETF分红金额同比增超七成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共有2113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累计分红3046次,同比增长8.8%;分红金额达934.27亿元,同比减少1.5%。

从产品分类看,债券型基金仍是分红主力。年内分红的基金产品中有1894只为债券型基金,占比近九成;分红总额达799.3亿元,占比超85%。

其中,中银证券安进A以12.01亿元成为上半年分红金额最多的债基产品,在全市场分红产品中排在第三位;同时,年内分红次数最多的也多为债基产品,包括工银瑞景定开、嘉实超短债A、工银瑞安3个月定开债等多只债基年内均实施了6次分红。

股票型基金、公募REITs、混合型基金分红总额分别为68.7亿元、38.4亿元、26.1亿元。

尽管年内分红总额同比略有下降,但ETF产品分红积极性明显增加。上半年分红总额、分红总次数分别达58.12亿元、60次,同比分别增长了77%、275%。

多只ETF分红金额居前,也使得基金分红榜单出现洗牌。对比去年同期有2只债基、1只混合型基金跻身前三,今年上半年,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虽然只实施了一次分红,但分红金额分别高达24.94亿元、12.67亿元,在全市场分红产品中位列第一和第二,华泰柏瑞红利ETF也凭借7.97亿元的分红金额跻身前十。

从分红次数来看,年内红利策略ETF产品积极分红,如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A、C份额均实施了6次分红,万家中证红利ETF、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A/C 、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等产品均实施了2次分红。

“尽管年内A股市场整体波动较大,但公募基金的分红积极性持续高涨。其中债券型基金和以宽基、红利主题为代表的指数型基金成为分红的两大主力方向。”沪上一基金公司指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通过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基金收益回馈给投资者,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和投资获得感,增强投资者信心以及倡导长期投资的理念。

二是在当前低利率成为常态的环境中,具有长期分红、稳定分红特征的产品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增强,通过较为稳健的分红形式有望满足追求中长期稳健回报投资者的配置需求。三是当前A股市场整体仍处震荡格局,资金的博弈与板块的轮动下市场风险偏好较低,部分基金产品倾向于将前期已获得的收益通过分红的形式派发给投资者,既能帮助投资者锁定部分收益,也与当前的市场风险偏好相契合。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认为,ETF年内大手笔分红与产品规模扩增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泰柏瑞红利ETF的单位份额分红金额与去年比变化不大,但是两只基金总份额均有一定增长,尤其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去年分红时总份额186亿份,今年分红时已增长至361亿份。南方中证500ETF同样由于规模较大,总分红金额较高。

盈米基金研究院量化研究员王誉蓉表示,随着新“国九条”颁布,一方面未来分红股的池子可能持续扩大,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分红的关注度。在当前背景下,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分红能力即确定性收益,因此基金公司也纷纷通过分红来提升ETF产品的竞争力。

分红积极性有望延续

投资仍需谨慎

受访机构和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市场风险偏好趋于保守,投资者对稳定且确定收益的需求有所提升,后市基金产品分红的积极性或有望延续,建议投资者综合考量后理性布局。

“今年以来,相关政策引导下企业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在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偏低的环境下,具有分红属性的基金产品受到部分投资者的青睐。但需要注意的是,基金的分红情况更多受到合同和产品定位的影响。”汇成基金表示。

据其介绍,基金合同会对本基金分红条件、分红方式等作出具体规定,基金分红首先要满足合同要求。对于被动基金,合同往往要求基金相对指数的同期超额收益超过一定幅度,方可进行收益分配,基金要以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尽可能贴近同期标的指数增长率为原则进行收益分配。

“基金分红的条件一般包括基金投资当期没有出现净亏损,基金当年收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还有可分配收益,基金收益分配后单位净值不低于面值。”盈米基金王誉蓉认为,年内ETF产品积极分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风险偏好趋于保守,趋于对“确定性收益”的追求。

王誉蓉表示,短期来看,这种分红积极性还会延续,甚至很多投资人开始考虑未来能稳定持续分红的标的,一方面是宏观基本面的疲弱态势尚在延续,低利率时代背景下的分红产品依然具备吸引力;另一方面红利概念股很可能扩散至其他行业,可分红的标的是逐渐增加的。

对于部分既追求产品收益,又想获得稳定分红的投资者,王誉蓉指出,追求产品收益和稳定分红分别体现着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稳定性,即公司利润是用于自身发展进一步追求成长曲线,还是考虑未来成长性不足从而分红以回报股东。建议投资者在这两种回报股东的方式间做好平衡,以稳定分红的“价值类”资产作为底仓长期持有,保留小部分仓位投资于未来在出海等方向上具有成长性的公司。

“去年以来市场轮动加快,投资者在追求稳定分红的同时需要紧密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避免资产价格大幅变化导致的股息率失真的情况。”汇成基金认为,可以在关注基金经理投资框架和理念的同时,关注基金历史的分红记录。

编辑:小茉

审核:木鱼


责任编辑: 阙福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