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信仰,裂痕再现!是否依然值得拥有?基金经理解盘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赵梦桥 吴琦2024-06-30 18:32

A股历史上,曾有过太多信仰,唯有茅台在多次负面漩涡中起死回生,总能在多次大幅度回撤后收复失地,在曲折中上行,逐渐成为A股一众投资者的重要信仰。

尽管在多年的上涨过程中贵州茅台遭受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但是对茅台的坚定信仰也让无数重仓的人实现财务自由。长牛之后的贵州茅台在历史K线图上已“横盘”波动三年之久,分歧声此起彼伏。

当下,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致茅台酒价惊魂一跳,茅台酒的金融属性也被认为正逐渐下降。对于贵州茅台投资者而言,到底该坚守如初还是舍身而去?

多因素共振致茅台酒价惊魂一跳

不久前,茅台酒刚刚遭遇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价格跳水危机,6月24日,2024年散瓶飞天茅台批发参考价跌破2100元,来到2080元的历史低点,并引发贵州茅台公司股价急跌。

虽然飞天茅台交易市场指导价仅有1499元,不过2022年之前市场价一直维持在3000元一瓶,未开封整箱每瓶价格为3300—3400元,这两年也一直维持在散装2700元、整箱3100元左右。

华北某消费赛道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茅台批价下挫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一是白酒行业目前处于弱周期的调整期,消费环境的弱势叠加前几年行业产能的无序扩张,导致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批价受到压力;二是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影响投资者情绪和市场预期,进而影响茅台批价;三是政府对酒类市场的监管政策调整、税收政策变化;四是竞争格局发生变化,随着其他高端白酒品牌的崛起和市场份额的争夺,茅台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茅台市场价下跌反倒有利于开瓶率的上升。

“由于对黄牛手上有多少库存难以判断,所以恐慌性抛售下酒价会跌到多少钱一瓶也很难说。可以参考的是上次调整是从2012年最高2700元一瓶一直跌到2016年900元附近。虽然可怕,但后来也几乎都涨回来收复失地。每一次茅台酒价调整就是一次黄牛的库存流向真正喝酒的人家里的酒柜的过程。”一位私募基金总经理认为。

另一名关注贵州茅台的基金经理补充表示:“据我观察,去年开始部分飞天以外产品有以价换量趋势。电商和黄牛因素只是催化剂,茅台产品价格本身有再平衡需求。从公司采取控价手段和表述看,公司并没有采取迅速大力度的手段去维持批价。”

华北某消费赛道基金经理表示,“但基于基本常识两者的下限不会太低。这次跌价目前看大概率并非危机模式,而是价格再平衡,公司有防范危机模式的工具箱(成品酒储酒库、降低明年增长目标等),也许批价极端跌到2000以下,又会有人抢,而且距离出厂价1169元、直营价格1499元相信仍有足够渠道利润和潜在提价空间。

当然也有乐观的声音传出,短期来看,茅台批价可能仍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从中长期来看,茅台作为高端白酒的龙头品牌,其稀缺性和品牌价值依然显著,因此批价下探的空间或有限。

不过,也有但斌、郭达伟等不少茅台投资者认为,茅台酒的市场化定价不应过高。

至诚资产总经理、基金经理郭达伟认为,考虑茅台产量不断增长,个人认为飞天茅台的价格并不宜过高,能让富裕的中产在结婚、大寿等人生重要时刻都能够够得着,消费得起很重要,这会极大地增厚茅台的消费群体。个人认为这个价格应该在1500~1800元左右比较合适,当然最终价格还是消费和需求决定。可以引导更加高端的需求去消费精品,十五年等等小批量勾兑的茅台酒。贵州茅台公司需要认真思考市场化定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各方面的利益。利用手中库存稳定市场价格也很重要。出厂价到市场真实零售价的空间要合理,黄牛才会因为没有暴利而退出炒作,让酒拿来喝而不是拿来炒。

但斌也曾多次提出关于茅台酒价格目前“双轨制”的问题,认为现在出厂价偏低,但市场价偏高。

茅台金融属性渐淡

“暂停巽风375ml茅台酒的数字藏品合成行权”“收紧部分省份1499元直营团购供应”“12瓶装飞天茅台将取消投放”“飞天茅台开箱政策将取消”“15年陈年茅台以及精品茅台暂停发货”,在贵州茅台稳定价格的工具箱中,有多张牌似乎可以打出来。

这些控货保价的措施显然可以给市场带来积极信号。正如市场所期,数据显示,6月25日以来,2024年散瓶飞天茅台批发参考价逐步回升,最新价格重新站上2300元,茅台投资者们长舒一口气。

更多投资者认为茅台酒价格的下跌是其金融属性弱化的体现,其背后则是供需的错配。

“茅台的稳健经营、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其在白酒行业中的独特地位,都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其具有抵抗周期波动的金融属性。”该基金经理表示。

郭达伟指出,“茅台酒因为没有市场化定价,加上茅台酒久放会变得更好喝、更值钱的特点,所以茅台具备很强的金融属性。黄牛在酒价上涨的时候增加库存,大跌的时候恐慌性抛售,黄牛的存在也会加大茅台酒价的波动幅度。”

华南某基金经理表示,茅台近期批价下跌触发因素是电商环节的冲击,根本原因还是短期供需的错配。作为贵州省的重要国企,茅台每年都有不低的增长要求,2024年规划收入增速15%,不低的供给增速叠加2024年较为疲软的消费者需求导致茅台批价下行较多。茅台批价在高位震荡已经持续数年,金融属性一般是上涨期比较突出,震荡期金融属性已经不强。

在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基金经理王诗瑶看来,高端白酒的金融属性只在个别品牌上有体现,且这几年金融属性明显下降,基本回归到消费属性。

茅台信仰再现裂痕

A股历史上,曾有过太多信仰,比如“五朵金花”、中国平安、万科等等,但穿越周期最长的就是“茅台信仰”。茅台在多次负面漩涡中起死回生,总能在多次大幅度回撤后收复失地,在曲折中上行,也逐渐成为A股一众投资者的重要信仰,长期位居公募、私募产品第一大重仓股。

尽管在多年的上涨过程中贵州茅台遭受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但是对茅台的坚定信仰也让无数重仓的人实现财务自由。当下,长牛之后的贵州茅台在历史K线图上已“横盘”波动三年之久,分歧声此起彼伏。截至最新数据,贵州茅台年内股价已经下跌超过13%,距2021年初的“核心资产”高位回撤也达到了35%。

到底该坚守如初还是舍身而去?茅台信仰再现裂痕。

前述关注贵州茅台的基金经理认为,“整体而言,茅台批价的波动对公司直接业绩的影响有限,但会通过影响市场预期进而作用于公司估值;同时,批发价格的下降可能引起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担忧,进而对股价产生压力。”该基金经理表示。

前述华北消费基金经理认为,成为“信仰”主要系贵州茅台的多项指标符合公募基金的选股逻辑。首先,茅台的稀缺性和高端定位是其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由于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独特且产量有限,使得茅台酒具有极高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不仅提升了茅台酒的市场价值,还为其在高端白酒市场中树立了标杆地位。同时,茅台的高端定位也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再者,茅台的财务状况稳健,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近年来,茅台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销售渠道和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稳步增长。这种稳健的财务状况和强大的盈利能力为茅台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机构投资者对茅台的看好也与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策略有关。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更加注重寻找具有稳定增长潜力和良好防御性的投资标的。茅台凭借其品牌优势、稀缺性、稳健的财务状况以及良好的流动性等特点,成为了机构投资者的重要配置选择。

最后,市值和流动性也是影响茅台成为机构重仓股的重要因素。茅台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标的,其庞大的市值意味着其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良好的流动性也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轻松进出市场,实现资金的灵活配置。

郭达伟认为,从保守的角度更加应该选择茅台,逻辑是茅台没有市场化定价,出厂价跟市场价之间存在很大的安全垫空间。虽然酒价大跌,但对公司的经营影响有限。只要公司的业绩能稳住,股价自然会回到合理水平。

一位十年以上茅粉对记者表示,最近茅台酒批价下跌是市场价的下跌,引发心理预期的悲观,实际上,茅台出厂价并不受影响,公司股价的下跌只不过是担忧因为市场价下跌引发茅台销量下跌而已,而这种担忧只是短暂的。她认为,短期波动谁都无法避免,但无论是从消费市场角度还是估值角度来分析,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是确定的。与自己一样,很多茅粉已经锁仓。

前述华北关注消费赛道的基金经理认为,茅台的股价和估值是否“贵”,是一个相对主观的判断。从某些角度看,其股价和估值可能被认为较高,但从另一些方面看,其稳健的业绩、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稀缺性也为这一估值提供了支撑。

前述基金经理表示,市场中分歧意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在任何投资领域,不同的投资者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理念和资金状况,都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和判断。这并不意味着其中某一方的观点就是错误的,而是体现了市场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因此,在面对是否坚守“茅台信仰”的分歧意见时,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动态、分析企业财报等方式,增强自己对公司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投资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无论最终选择坚守还是离去,都应该是基于充分的市场分析和自我认知,而非盲从或冲动之举。

责编:李雪峰‍‍‍‍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李丹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