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边线、划红线,解决好借调基层干部问题丨人民锐见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作者:曾校2024-06-27 07:20

借调人员多,县委办有近一半是“借调人员”;借调时间长,一开始说短期借调,后来却变成“长期占用”……媒体调查发现,近年来个别地方在借调基层干部方面用力过猛,导致一些被上级单位抽调人员的乡镇机关运转压力增大,也给干部未来发展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如何解决借调基层干部问题,引发关注。

借调可以有效缓解部分机关单位人少事多活干不过来的状况。对借调干部来说,借调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只要工作踏实、能力过硬,很有可能被借调单位相中,获得更多成长平台和发展机会。不过,由于借调是非正式的人员流动和公务协助方式,在基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随意性较强。在一些地方,领导打个电话、说几句话,借调流程就能简化。有的上级部门,经常从乡镇接连抽调骨干人员。此前某地级市的组织部门披露,全市一次性清退借调干部1400多人。虽然借调多是因为工作需要,但客观上给不少工作强度较大的基层单位加重了负担。

治理违规借调、过度借调,关键要给借调设置边线、划出红线。不管是上级向下级借调,还是平级单位、部门之间的借调,都要加强统筹管理,防止出现频繁借调、违规借调等情况。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明确提出“着力解决借调基层干部问题,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严控从县以下单位借调工作人员”。目前,各地正大力推动为基层减负赋能。不少地方在严控干部借调的同时,调动编制和干部资源下沉。比如,河南推动“减县补乡”改革,按照分期分批的原则,逐步将人员下沉到基层。类似做法,既夯实了基层治理队伍,也能帮助基层减少“害怕借调掐尖、挖人”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继续完善借调工作,让人才既流得动、又用得好。应当看到,借调干部多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业务能手。借调之后,他们有时要面对派出单位和借用单位工作任务的“两面夹击”,也有可能面临上班更远、难以照顾子女等生活困难。要多听听借调干部的心声,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在培训交流、考核获奖等方面,出台制度化的管理方案。遏制违规借调、过度借调,让借调行为回归到合理区间,让借调干部有更多获得感、成就感,能够在有效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以合理的人才交流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