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圈校友Top50院校!一文看懂如何选城市、学校及专业
来源:新财富杂志作者:刘鲜花2024-06-26 20:04
(原标题:读啥名校能找到好工作?高考志愿填报必看,3.7万高薪金领大数据!资本圈校友Top50院校!一文看懂如何选城市、学校及专业 |原创)

新财富以37192份资本圈十二大核心职群人士的简历数据为支撑,连续第五年推出“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榜单,助力填报高考志愿的学子锚定未来。

榜单上,“清北复交”格局依旧稳定。清华在核心职群中拥有826位校友,连续4年蝉联数量第一,包括培育了197位A股公司董事长、33家独角兽创始人。公募基金经理中,北大校友最多,达199位;复旦依旧为分析师的摇篮,从业校友有168位。

此外,浙大有65位校友出任A股公司董事长,较2023年新增7人,增长动能澎湃。南开、中山大学、华科大、港大、港中大、港科大、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科大等进步明显。今年,中科院、同济大学等18所高校排名退后,香港科大、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进榜单,北师大、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则跌落榜单。

对比2023年,证券行业从业人员整体减少5000人,而基金经理、分析师等职位依然门槛高企,“海内外名校+高学历”成为标配。而从创业角度看,考入理工名校,投身科创大潮,逆袭空间更为广阔。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刘鲜花

6月23日起,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高考放榜时间。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人,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七分考,三分报”,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和家长进入了志愿填报的关键环节,城市、学校、专业如何挑选,与分数、兴趣、天分是否适配,成为一道难度极高的六维开放选题。

择校背后是择业。对于有志于进入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的学子们来说,新财富连续第五年推出的“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简称“TOP50院校”)榜单,不容错过(表1)。

01

全面盘点3.7万名资本圈核心人士,辐射百万亿产业和金融资本

今年,新财富将资本圈十二大核心职群的37192人简历纳入全面统计,他们主要来自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独角兽(表2)。

上市公司板块中,截至2024年6月12日,A股公司达到5365家,同比新增160家,对应的各高管类别(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董秘)均较去年扩容160人。

上市公司扩容,带动金融机构服务职群逆势扩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6月13日,券商分析师为4913人,较去年增加715人。

而据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经理为3783人,同比净增了762人。

此外,为进一步追踪前沿产业动向,今年我们还新增了独角兽序列,对胡润《2024全球独角兽榜》上340家中国独角兽的创始人简历进行了全面盘点。

综合看,在本次统计锚定的职群中,券商分析师影响的资金规模超过90万亿元,公募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30万亿元,董监高所在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83万亿元,340家独角兽总估值超过10万亿元。某种意义上,纳入统计分析的3.7万人,对百万亿量级的产业和金融资本拥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我们以这3.7万份资本圈核心职群的教育背景、薪资水平、成长履历等为基础,汇总各高校在各职群的校友数量,并得到一份总榜单,旨在提炼出各大院校的校友职群特征、创新创业孵化能力等,并勾勒出资本圈的人才流动和产业变迁动向,为高考志愿报考者、高校在校生、求职者提供参考。

02

Top50院校:清华四度蝉联第一,南开、中大闯进前十

在硬科技时代,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

翻看新一届TOP50院校名单,上榜的高校格局基本稳定,“清北复交”依然牢牢占据前四名。

清华大学已蝉联4届冠军,其在十二大核心职群中共有826位校友,其中,A股董监高校友达515位,基金经理有131位,独角兽创始人有39位,券商分析师有59位。

北京大学位列第二,拥有759位核心职群校友,比清华少69位。不过,北京大学培养的基金经理数量居各校第一,达199位;A股董监高校友有367位,仅次于清华,券商分析师有103位。

清华排名超过北大,在于其上市公司董监高和独角兽创始人校友的数量大幅领先,在实业领域拥有绝对优势。

复旦大学位列第三,有599位核心职群校友,其中,券商分析师数量居第一,达168位,其也成为分析师的摇篮;此外,基金经理校友有165位,非公募机构高管有73位,数量居前。

上海交通大学有513位核心职群校友,排名第四。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大毕业的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达到了211位,独角兽创始人也有22位,其也成为清华之外,创新创业实力最为强劲的高校。此外,上海交大的基金经理和券商分析师校友数量也均超过100位。

上海财经大学整体排名超过中国人民大学,前进一名,至第5位。上海财大与北大、复旦类似,主要优势在金融圈,虽然其A股董监高和独角兽掌门人的校友数量不及人大,但在基金经理、券商分析师、非公募机构高管数量上拥有绝对优势,这使其在核心职群的校友总数达到398位,高于人大的364位。

浙大拥有301位核心职群校友,保持第七名不变。依托江浙浓厚的创业氛围,其拥有212位A股董监高校友,仅次于清华和北大;独角兽创始人也有15位,仅次于清华和上海交大,但其在金融机构核心职群的校友数量不多。

在前十名中,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前进两名,位列第9和第10。南开大学有212位核心职群校友,并在基金经理、券商分析师、非公募机构高管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均有209位核心职群校友,并列第10。依托粤港澳的创业优势,中山大学拥有146位上市公司董监高校友;武汉大学的校友分布较为均衡,有122位董监高、28位基金经理、34位券商分析师。

今年进步较为明显的,包括中央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香港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其中,吉林大学拥有102位核心职群校友,包括4位独角兽掌门人;香港大学进步9名,排在第31位,拥有85位核心职群校友,包括21位基金经理、14位券商分析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前进8名,居第27位,拥有91位校友。

而中国科学院退后5名,同济大学退后3名,主要是上市公司董监高校友数量有所减少。此外,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等排名均有所下降。

香港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进榜单,分别排在第40、46和48位,东北大学有42位A股董监高、2位独角兽掌门人校友。而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则跌落榜单。

综合来看,决定各高校座次的,一是其自身的综合实力。上榜的院校,有44所进入“双一流”高校名单,有32所为985院校,44所为211院校,非211的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也均是实力强劲的名校。

二是学科设置偏好,影响了高校在不同领域的校友数量。比如,理工科实力强劲的高校,在上市公司董监高、独角兽创始人数量上更为占优,清华、上海交大、浙大即是例证;财经院校则主要培育了金融机构校友,如上海财大、对外经贸和中南财大;而综合类高校,则分布在实业和金融领域的校友数量更为均衡。

三是地理位置也决定了校友发展的方向。如金融机构云集的北京和上海,有清北复交和上财、人大等名校,就有更高的概率产出分析师、基金经理等金融圈校友;而在创业氛围更为浓厚的江浙、广东等地,浙大、中山大学、深大在上市公司和独角兽高管数量上优势更为突出。相对来说,实业带头人在全国各高校的分布更为均衡,而金融圈校友基本集中来自一线城市高校。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与金融对学子的吸引力,呈此起彼伏态势。近年来,财经类院校的报考热度有所下降,2023年,“两财一贸”及多地财经类院校“遇冷”,投档分数和位次较2022年下滑明显。而新一轮技术变革之下,中国科研实力强劲的高校,开始领航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榜单上,理工类院校优势明显更胜一筹,而部分财经院校名次则有所下滑。

中国顶尖高校学子的求学和就业方向已经改变,投身科研创新大潮,携一流学术成果在实业界大展才华,成为快速增长的选项。

03

上市公司董事长:清北校友均超100位

上市公司既是各行业领头羊、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也是保障就业池子的有生力量。新财富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测算,2023年底,A股上市公司员工总数达到3055万人,相较2022年增加54.3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6.5%。

然而,由于行业和经营状况不同,并非每家上市公司的员工人数都在增长。那么,作为上市公司领航人,决定其走向的高管人员是什么学历,主要来自哪些高校?

新财富盘点了5365家A股公司董事长的简历数据,从学历看,最高学历为硕士的董事长数量最多,有2393位,占比达44.6%;本科学历的董事长有1308位,占比为24.4%;博士学历的董事长也有606位,占比为11.3%。也就是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董事长占比达到八成。大专学历的董事长有457位,高中、中专、初中学历的分别有117、60、49位,还有5位董事长为小学学历。

我们进而根据董事长就读高校的情况,计算得出了董事长毕业高院校Top20名单。

与Top50院校榜单一致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一,其上市公司董事长校友达197位,他们管理的公司总市值达到2.67万亿元。此外,清华大学也出产了最多的独角兽创始人,堪称最具创新创业实力高校(表2)。

近年,电子、芯片、AI行业公司站到风口,而这些领域正是清华系校友的创业主场,不断新增的上市公司队伍,推动其董事长校友数量持续领先。新财富统计发现,2023年以来上市的清华校友担任董事长的A股公司达到10家,总市值达到1652.8亿元。

比如,同在2023年8月上市的华勤技术(603296)、华虹公司(688347),分别涉足消费电子及芯片代工业务,其最新市值为600亿元、400亿元。华勤技术董事长邱文生于清华大学取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后于浙江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华虹公司董事长张素心则拿到了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北京大学的董事长校友也达到116位,排名第二,对应公司总市值达到3.48万亿元,甚至超过了清华,这主要源于,其部分校友创建的公司市值较高,如药明康德(603259)最新市值超1100亿元,其董事长李革获得北京大学化学学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清北亦是董事长继续进修的主要院校,如力王股份(831627.BJ)董事长李维海1988年毕业于深圳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11年取得北京大学工商管理EMBA总裁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天罡股份(832651.BJ)董事长付涛则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浙大一年新增7位董事长校友

浙江大学的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有65位,他们管理的公司总市值达到7334.8亿元。这些上市公司主要位于长三角,其中,杭州有23家,上海有8家,嘉兴和宁波分别有4家,合肥、湖州、金华、深圳、台州分别有2家。

相比2023年,浙大校友任董事长的公司新增7家。可以看到,浙大校友创立的公司与其所学专业之间有强关联,如兴欣新材(001358)主要生产化学制品,其董事长叶汀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2024年3月上市的智能视觉芯片龙头星宸科技(301536),市值达165.4亿元,其董事长林永育为中国澳门籍,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后取得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新近上市的龙旗科技(603341)主要从事手机等智能硬件代工业务,市值近200亿元,其董事长杜军红先后获得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学士、电机与电器专业博士学位。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董事长也有64位,其管理的公司总市值达到11390.2亿元。交大校友主要在上海创业,其有19家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此外,在深圳和苏州各有5家和4家。

2023年以来上市的A股公司中,有6家为交大系。如2023年7月上市的英华特(301272),董事长陈毅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而英华特主要产品涡旋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即涉及到流体力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等多个领域知识;三态股份(301558)董事长ZHONG BIN SUN先后毕业于华科大、上海交大,后在深圳成功掘金跨境电商。

复旦系董事长有49位,管理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23万亿元。2023年上市的百利天恒(688506)为市值超800亿元的制药公司,其董事长朱义是个跨学科大神,拥有四川大学无线电系本科、复旦大学生物系研究生以及四川大学管理学博士学历。复旦所学专业知识与其创业方向较为一致。

半导体行业的艾森股份(688720)董事长张兵、新相微(688593)董事长Peter Hong Xiao(肖宏)均有复旦大学的求学经历,张兵目前为复旦大学微电子与电子固体学博士在读。

人大系董事长管理市值高,华科大系董事长新增5人

中科院和中国人大的董事长校友数量也达到46位和43位,其管理的公司总市值分别为5151.4亿元和17987.6亿元。

人大系的高市值,主要源于其经济、金融学科实力雄厚,为资本圈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银行、证券、基金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创建和早期参与者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人大。

目前,其校友出任多家金融机构董事长职位,如华夏银行(600015)董事长李民吉、中信证券(600030)董事长张佑君、中信建投(601066)董事长王常青、北京银行(601169)霍学文、新华保险(601336)杨玉成、中国人寿(601628)白涛均为人大校友,且大多出自人大经济学专业。

厦门大学的董事长校友有35位,其管理的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2.05万亿元,主要是因为1.27万亿元市值的建设银行(601939),董事长张金良为厦大经济学博士。

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董事长校友数量相当,均为35位,其管理的公司总市值分别为3895.2亿元和7737.7亿元。

西安交大系董事长管理的A股公司主要分布在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领域,与其优势学科相符。2023年以来,西安交大新增4位董事长校友,其管理的康希通信(688653)、锴威特(688693)均为半导体公司,锴威特董事长丁国华为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学士、东南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分别有33位A股董事长校友,其管理的公司总市值分别为6460.8亿元和4674.8亿元。

2023年以来,华科大新增了5位董事长校友,数量居前,其管理的公司总市值达到440亿元,后劲十足。而华南理工则新增了2位董事长校友。

此外,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分别有29位和28位A股董事长校友,其管理的公司总市值分别为4355.5亿元和1351.5亿元。

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A股董事长校友也均超过20位。整体而言,理工类高校在董事长校友数量上的表现突出。

04

A股上市公司高管,来自于这些高校

除了董事长,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董秘等高管主要来自哪些高校呢?

A股公司监事会主席就读的高校分布较为分散,不过,头部名校依然有优势。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监事会主席数量最多,有32位;浙大居第二位,有29位;人大和北大分居第三、四位,分别有27位和25位。上海交大和中科院分别有24位监事会主席校友,武大、中山大学、华科、华南理工、复旦、四川大学均超过15位,上海财大和厦大分别有15位。

总经理的高校分布则和董事长一样,明显更为集中:仅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总经理就达到173位,依旧排第一;北京大学109位,居第二;浙大和上海交大均有61位,复旦大学有54位,人大、中科院、西安交大均超过30位,数据居前(图1)。

财务总监则主要来自财经类院校及综合实力强劲的高校。毕业于上海财大的财务总监数量最多,达到了52位;人大居第二,有47位;中央财大、北大、西南财经大学均超过35位,分列第三至第五位。

此外,江西财经大学的财务总监校友有32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均有30位,中山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分别有27位和25位(图2)。财务总监Top10高校中,没有一所理工类高校,这也与各校的实力相符。

2023年,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董秘降幅最少,均薪为76.5万元,最高年薪达到908.33万元。

从毕业院校来看,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董秘数量居第一位,有90位,其所在公司总市值达到2.67万亿元;北京大学的董秘数量居第二,有79位,所在公司总市值达到4.33万亿元,宁德时代(300750)、交通银行(601328)、中国银行(601988)等巨头的董秘均毕业自北大(表3)。

此外,来自人大的董秘有51位,复旦和上海交大的董秘分别有45和42位,中山大学、武大、浙大、中南财经政法、上海财大的董秘校友数量也居前。

05

北大基金经理数量多,复旦校友资管规模超1.7万亿

金融领域的降本增效浪潮,对行业整体就业和核心职群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一个明确信号是行业减员正在进行中。截至2024年6月,国内146家证券公司共有34.54万名从业人员,较2023年减少了约5000人,为近几年来首次下降。拉长到3年时间观察,证券业整体仅增加约3000人,增员不足1%。

但是,“含金量”较高的分析师、保荐代表人分别较3年前增加1444人、1510人,这应与上市公司大幅扩容有关,投资顾问增加了1.29万人,一般证券业务增加了2万人,而经纪人则从6万人锐减至3.3万人,少了近一半。

随着券商由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投顾正取代经纪人群体,成为展业主力(表4)。

基金经理的数量也在整体增长中,但其内部调整和波动明显加大。相比2019年,基金经理数量翻了近一番,当时只有1792位,今年达3783位。但截至6月11日,2024年已有137位基金经理离任,是历年同期最高水平,涉及86家公募基金。此外,已有部分基金公司发布基金经理内部降级为研究员的公告。

翻看基金经理、券商分析师的简历,往往会惊叹于其“海内外名校+高学历”的学霸出厂配置,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是主流专业。

新财富统计3783位基金经理的简历数据发现,硕士是基本配置,86%的基金经理拥有硕士学历,10%为博士学历,本科学历的仅有138位,占比为4%(图3)。

从性别上来看,女性基金经理达1001位,占比为26.5%,相较2019年提升了2个百分点;男性基金经理为2782位,占比为73.5%。不过,女性基金经理的在管基金规模达到18.7万亿元,占总规模的40.8%,远高于人数占比。

北京大学的基金经理数量最多,达199位,在管基金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比如,平安基金的钱进为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现担任平安日增利货币市场基金经理,在管资金总规模达到1942亿元(表11)。

复旦大学有165位基金经理,排名第二,但其在管基金总规模达到1.72万亿元,位居榜首,高于北大和清华。有3位复旦系基金经理的在管规模超过2000亿元,其中,80后徐寅喆目前任汇添富和聚宝货币市场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达到了3781.8亿元;同样毕业自复旦、任职于汇添富基金的王骏杰,在管基金总规模达到2514.5亿元。

清华大学的基金经理有131位,在管基金总规模为6600亿元。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基金经理也均超过100位,在管基金总规模分别达到6058.5亿元和8722.4亿元,领先其余高校。

以上Top5院校培养的基金经理总数达到了708人,几乎占全市场的20%。

中国人民大学的基金经理校友数量居第6,有58名,其在管基金总规模达到5537.8亿元,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的基金经理校友数量也均超过40位,其在管基金总规模分别为5542.5和3243.6亿元。

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校的基金经理也均超过20位。

券商分析师同样有名校加身,据新财富统计,其平均年龄为33岁,男性占比超过65%。其中,上海作为金融中心,优势凸显,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财大分别拥有168、122、112位分析师校友,霸榜前三。而处于北京的北大、清华、人大只能屈居第四至第六名。此外,武大、南开、南京大学、厦大、同济大学的分析师校友均超过30位(图4)。

此外,海外名校背景的券商分析师也为数不少,如港中大、港大均进入分析师Top20名单,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杜兰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伯明翰大学、纽约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名校的分析师也数量居前。

整体来看,考入名校,还是会获得起点更高的创业和就业机会。核心职群校友榜,不仅是对高校校友在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独角兽分布优势的条分缕析,更描绘出一副澎湃的校友互创互助图景。

一边厢,头部高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子创办的企业纷纷晋级独角兽甚至成功上市,不少联合创始人正来自同学、系友、校友。另一边厢,同校学霸在金融赛道努力晋级基金经理、首席分析师,或成为投资人和金融机构高管,发掘上市公司及独角兽的真实价值。

资本圈的“高校力量”正生生不息,合作创业、上下游互投、金融产业互补,更通过校友会、高校慈善基金会等形成更广泛联动。

06

选城市:合肥成长最快,杭州、苏州、南京亦表现不错

志愿填报中,除了学校与专业,城市的选择也十分关键。

从Top50院校所在的城市来看,北京有10所院校上榜,核心职群校友数量达到2673人;上海居第二,有1771位校友;广州、武汉、南京、成都、香港均有3所学校上榜;合肥、长沙、天津分别有2所学校上榜。

对于有志于进入金融机构的学子来说,北京、上海高校可作为首选。来自北京、上海的16所高校,合计贡献了901位基金经理、724位券商分析师和455位非公募金融机构高管,在各自职群总数中的占比高达24%、15%、34%。

而对于立志创业的学子来说,除了一线城市高校已拥有较多上市公司董监高校友,也可将目光投向新兴城市。据胡润研究院数据,在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城市是合肥,其次是广州、杭州、苏州和南京,在美国是旧金山和纽约,而在世界其他地区是新加坡和伦敦。合肥、广州、杭州、苏州、南京等人口流入也居前,2023年,合肥人口增量居各大城市第一位,达到了21.9万人。

眼下,志愿填报成为广大学子的头等大事,商机也随之涌现,据艾媒咨询预测,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9.5亿元,而2016年仅为1.3亿元。而在技术变革快速迭代、行业冷热快速切换的大时代里,广大学子和家长更需结合自身情况,参考客观数据,为自己锚定求学就业的方向。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资讯和信息,仅为作者个人观点表达或对于具体事件的陈述,不构成推荐及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据此进行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新财富杂志

《新财富》杂志于2001年3月创刊,专注资本市场深耕细作,“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新财富金牌董秘”“新财富500富人”“新财富最佳投顾”“新财富最佳投行”等权威专业评选和《德隆系》《明天帝国》《收割者》等经典研究案例影响深远。

新财富杂志社旗下主要新媒体平台包括:新财富杂志微博、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新财富杂志视频号。

地址:深圳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T1栋59楼

订阅热线:0755-83352922
新闻职业操守举报电话:0755-83250532
编辑联系方式:搜索微信号TesSxr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