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公司同日撤回IPO 2家分拆上市计划折戟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康殷2024-06-25 16:28

同日九家公司撤回IPO。6月24日深交所公告,中航科电、美晶新材、海纳医药撤回上市申请;同日上交所公告,兆讯科技、赞同科技、德聚技术、华盾防务撤回上市申请;同日北交所公告,公元新能、佳和电气撤回上市申请。九家IPO告终的公司涉及,创业板3家,科创板3家,沪主板1家,北交所2家。

进入6月以来,A股上市申请审核终止数量不断攀升。Wind数据显示,6月至今,沪深北交易所公布IPO终止的企业已有83家。

分拆上市告终

同日撤回IPO的9家公司中,美晶新材和兆讯科技拟募资金额均超10亿元。

美晶新材分拆自上市公司晶盛机电。招股书显示,美晶新材主要从事石英坩埚研发、生产和销售。石英坩埚是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单晶硅棒长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重要耗材。石英坩埚行业的上游主要为石英砂行业,石英砂是石英坩埚的关键原材料。

WX20240625-145421@2x.png

美晶新材半导体石英坩埚的客户包括中环领先、上海新昇、奕斯伟、有研硅、麦斯克、GlobalWafers、SYNASPIRE、WAFERWORKS等公司;公司光伏石英坩埚的客户包括TCL中环、晶科能源、弘元新材料、江苏美科、四川永祥、高景太阳能、阿特斯、双良硅、天合光能、江苏协鑫等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美晶新材2023 年上半年在中国境内半导体石英坩埚市场(覆盖5—12英寸硅片市场)的市场份额为23.90%,超过 Shin-Etsu Quartz、Momentive 等全球巨头,位居中国境内行业第一。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报告,美晶新材光伏石英坩埚市场份额占有率第一,市场份额为 21%。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美晶新材营收为1.71亿元、10.73亿元和36.71亿元,净利润为0.15亿元、3.01亿元和17.78亿元。

回顾其上市历程,早在2023年4月,晶盛机电公告筹划控股子公司美晶新材分拆上市事宜,进一步提升子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专业化经营水平。随后2023年9月美晶新材创业板IPO获受理,公司原计划募资15亿元。

事隔9月后晶盛机电决定终止分拆计划。今年6月14日晶盛机电公告,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公司所属子公司美晶新材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分拆美晶新材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同日撤回科创板IPO的兆讯科技是一家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开发与测试,并为客户提供芯片级信息安全和系统解决方案的芯片设计企业。公司通过“安全+”的系统级芯片满足物联网不同应用终端的系统安全、逻辑安全、通讯安全、物理安全等需求,从而保护个人或企业终端设备中的数字资产(隐私数据、交易密码、软件版权等)。

WX20240625-145458@2x.png

兆讯科技深耕行业多年,率先在支付终端安全SoC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经过不断自主创新和攻坚研发,以出货量进行测算,2021年度,兆讯科技安全SoC出货量在尼尔森报告中所统计的全球支付终端出货量的覆盖比例约为27%,全球市场占有率位于行业领先水平。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2年兆讯科技分别实现营收约2.65亿、3.77亿、3.67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315.8万、3290.37万、5110.8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兆讯科技间接控股股东为港股公司高阳科技(00818.HK),本次申请科创板上市为港股公司分拆子公司作独立上市。高阳科技作为兆讯科技间接控股股东,通过新创服务、兆讯微电子间接持有公司45.73%股份。

2023年6月兆讯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本次IPO,兆讯科技原计划募资10.1亿元。事隔一年后,今年6月24日高阳科技公告,鉴于分拆公司的策略规划及近期资本市场环境,分拆公司决定不进行建议上市,撤回其建议上市申请。

本月已逾80家公司撤回IPO

“撤单潮”愈演愈烈。Wind数据显示,6月至今,沪深北交易所已公布IPO终止的企业已有83家。年内,已有259家拟上市企业终止IPO(包括撤回、审核未通过等),数量创历史新高。

对于终止审核企业数量的明显增加,有投行人士指出,去年8月份IPO收紧之后,发行节奏放缓,而今年证监会更加聚焦严把IPO“入口关”。部分IPO终止公司在板块定位、信息披露、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少撤回IPO公司持续增加,但三大交易所IPO受理已全部恢复。6月21日晚间,北交所受理了3家企业的IPO申请,这是北交所时隔3个月之后恢复IPO受理。6月20日,沪深交易所各受理了1家IPO申请,这是沪深交易所时隔半年后再次受理IPO。

与此同时,不少拟IPO公司选择改道港股上市。日前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2024年上半年内地与香港新股市场报告,预计2024年香港新股市场融资总额为600亿至800亿港元,共80只新股上市。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香港新股市场的表现有望于第三或第四季度得到改善,美国减息、中国经济数据改善、A股上市申请人改道香港上市以及监管层鼓励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将会推动2024年下半年香港新股市场的发展。

责任编辑: 于德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