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创出新亮点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罗曼2024-06-29 12:08

6月29日,由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广东省金融智库联合会承办的“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举办。本届论坛以“建设金融强国与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实践探索”为主题,展开主题演讲与高端对话,汇聚权威嘉宾智慧,共同促进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在论坛会议上表示,这些年来,受益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大湾

区经济社会持续地融合,在三地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创出新的亮点。归纳总结,可以看到两个清晰的主题,一是深化民生金融,二是提升市场连通。

640072_s.jpg

(宋春雨 摄影)

深化民生金融

最近几年,多项支持实体经济,便利人员往来的利商便民金融项目取得不错的进展。

在金融配套方面,支持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较为突出的是跨境支付领域。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大湾区三地十分普遍的支付方式。目前,香港的电子钱包已经在内地广泛使用,用户可以在超过3000万个商店/餐厅/景点/交通工具进行使用。2021—2023年,香港电子钱包在内地的总交易量和总交易金额均增加超过7倍,大湾区占其中大部分。内地移动支付工具也在香港广泛应用。

今年5月,香港金管局和人民银行公布扩大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跨境试点,让香港居民通过香港手机号开立数币钱包,并通过香港“转数快”为数币钱包增值,为两地居民新增一个安全便捷的跨境支付选项。陈维民称,将会继续与内地紧密合作,推动数字人民币在香港跨境试点的进程,包括推动更多商户接受数字人民币,安排宣传推广,研究钱包升级,以及探索更多的企业应用场景。

另外,为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大湾区内地银行账户的安排正稳步扩展,目前已经有5家香港银行为38万名香港居民以见证开户的方式办理内地开户手续,加上与内地移动支付工具绑定,让香港的居民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线上线下的消费。

陈维民表示,内地经济蓬勃发展,创造了许多机遇,加上粤港两地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上的共通,吸引了不少港人在大湾区发展事业和定居,带动跨境住房的需求。今年年初,两地公布在大湾区实施港澳居民内地购房跨境支付便利化的措施,为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置业提供了清晰稳妥的跨境资金费用安排,在两地金融管理部门、银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大部分香港零售银行已开通这项跨境汇款服务,至今录得不少成功交易的案例。

6月28日,金管局宣布香港与深圳两地征信机构合作,成功试点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让香港银行取得南向传输的中小企内地业务相关的征信信息,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在此基础上,金管局鼓励银行充分利用征信通,解决中小企跨境融资的痛点。这些都是金融便商利民实实在在的例子。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新的诉求,只要三地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业界通力合作,以居民、企业的利益和福祉为出发点,我们就肯定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提升市场连通

大湾区是跨境金融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试验场和参与者,为国家实践高水平对外开放积累经验。

陈维民称,近年来,大湾区金融市场连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互联互通机制为例,由早年的深港股票通到近几年的跨境理财通,标志着不断深化的跨市场、跨基建、跨机构的连通,尤其是理财通2021年顺利启动后,今年已踏入2.0阶段,实现额度提升、产品扩容、销售宣传优化等多方面的升级。

自理财通2.0今年2月底推出以来,运作至今顺畅有序,市场反应良好。3—4月两个月内,南北向新增个人投资者3.7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划汇金额达到364亿元。近期,香港金管局还连通金融业界,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一系列业务宣传活动,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帮助投资者更全面、正确地了解理财通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明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任务,需要建基于一系列关键核心的金融要素,也就是“六个强大”(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货币、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金融人才队伍),陈维民认为,香港可以在这六个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先,香港是全球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在多个金融领域都处于区域领先的地位,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综合的竞争力。加上“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通过不断完善扩充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成为连通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的节点和枢纽。未来,香港将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内其他金融中心的合作互补,强强联合,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内的金融资源,依托充满活力、动能的大湾区,服务于全国的发展大局。

在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方面,香港汇聚了大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内国外金融机构以及来自全球的顶尖金融人才。根据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最近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许多受访的国际金融机构都认为,内地特别是大湾区的机遇,将是香港基金行业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可见,大湾区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大展拳脚的首选舞台。强大的中央银行和强大的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稳定、维持市场秩序、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保证。多年来,香港金管局与人民银行以及内地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监控防范跨境金融风险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并协力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内地金融市场有序高水平开放,成绩有目共睹。

陈维民认为,强大的货币是一篇大文章,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强大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发展过程与人民币走向国际的步伐高度一致,互为补足。香港处理全球70%以上的跨境人民币支付,内地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在近年明显跃升,目前达到30%的新高。广东省多年稳居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去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8.3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也在去年成为广东跨境结算货币的首位。与此同时,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支付也逐年增长,在去年达到11.7万亿元,增长25%。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支付结算中心的优势,可以结合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庞大的对外贸易量,联手推动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对外实体经济活动中更广泛的应用,为人民币提升其贸易结算货币功能作出贡献。

校对:彭其华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