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奏效,多数车企迎来“红五月”
来源:中国汽车报作者:张奕雯2024-06-24 13:16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5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05.1万辆、207.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0.1%和3.7%,同比分别增长2%和1.2%。在经历了4月的小幅波动后,5月我国乘用车产销量终于又回到同、环比均增长的轨道上来。在价格与价值“共卷”、流量与声量“齐飞”的态势下,即便是销量出现增长,也让众多车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发声“不能只靠价格战”,下半年车市能否回归稳定发展?

新能源汽车一路狂飙

无论是比亚迪的一骑绝尘,还是蔚来汽车、极氪汽车交付量创新高,抑或是理想汽车时隔3个月重回月销3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无疑是显而易见的。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8.1万辆、8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38.5%,环比分别增长9.9%、18.7%。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达47%,与此前制定的“203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的目标所差无几。

凭借第五代DM技术这一“杀手锏”,一口气创下发动机效率、百公里馈电油耗、综合续驶里程3个“全球之最”,并把单车售价打到10万元以下的比亚迪,毋庸置疑仍然霸占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第一的位置。5月,比亚迪销量33.18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33.05万辆 ,同比增长38.2%。在5月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前十榜单中,比亚迪凭借秦PLUS、海鸥、宋PLUS、驱逐舰05、元PLUS、宋Pro 等车型共夺下6个席位,其中秦PLUS以4.87万辆的销量成绩夺下榜首位置。

特斯拉5月在华销量同样实现同、环比大增。数据显示,特斯拉5月国内销量超5.5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77%。其中,Model Y 国内销量4万辆,同比增长28.7%,环比增长超50%;新款Model 3国内销量达1.5万辆,同比增长32.9%,环比猛增200%。

今年以来,接连遭遇新品销量欠佳、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投资者集体诉讼、大规模裁员等风波的理想汽车,5月市场表现依旧坚挺,共交付新车3.50万辆,同比增长23.8%,环比增长35.80%。

紧随其后的赛力斯5月销量达3.41万辆,同比大增298.62%。今年1~5月,赛力斯新车累计销量已突破15万辆,同比增长342.35%。截至6月18日,赛力斯市值达1515.07亿元,实现在市值上对蔚来、小鹏、理想的超越。

继去年7月后,蔚来汽车二度突破2万辆关卡,5月实现新车交付2.05万辆,同比增长233.8%,环比增长3%,一甩一季度萎靡不振的态势。对于销售趋势向好,蔚来汽车公关总监马麟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2024款车型算力高,且智能驾驶全域全量推送,让大家看到了蔚来高算力的现实能力和潜力。二是消费者对于纯电动汽车换电带来的补能便利性、没有电池衰减的焦虑等好处越来越认可,再加上 BaaS调价和促销,给了用户实实在在的优惠。

同样在5月创下交付新高的还有极氪汽车。5月,极氪共交付1.86万 辆 ,同比大增115%,环比增长16%。1~5月,极氪已累计交付6.8万辆,同比增长111.7%。其中,极氪001表现尤为亮眼,连续2个月实现单车交付破万辆,稳居25万元以上纯电车型销冠。

此外,小鹏汽车、哪吒汽车也重返“万辆俱乐部”。其中,小鹏5月销售10146辆,同比增长35%,是今年以来月销量首次破万辆。哪吒则交付整车10113 辆,尽管实现环比增长12.1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出现22.4%的下滑。

燃油车惹人心忧

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背后,是燃油车市场的不断萎缩。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5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71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增长11.4%。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导致 5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下滑。5月,国内燃油车零售销量91万辆 ,同比下滑23%。1~5月,国内燃油车累计零售销量482万辆,同比下滑9%。

曾经依靠燃油车“躺赢”的合资品牌持续遭遇销量下滑的冲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数据显示,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49万辆,同比下降21%。具体来看,德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为18.6%,日系品牌为14.8%,美系品牌为6.7%,分别同比下滑2%、3.2%、1.4%。

合资品牌的减产对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东风公司等车企显然造成了较大影响。数据显示,今年5月,上汽集团销量33.22万辆,虽仍位于A、H股上市车企销量榜单第一,但同比下滑17.10%,与排名第二的比亚迪销量仅相差0.04万辆。其中,上汽大众销量9.00万辆,同比下滑3.01%;上汽通用销量3.84万辆,同比大幅下滑58.27%。

在残酷的“价格战”之下,曾经以性价比闻名的日系车企显然受打击更大。广汽集团5月销量出现明显下 滑 ,仅15.65万辆 ,同比下降25.33%。作为“利润奶牛”的两大合资企业,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广汽丰田5月销量6.11万辆 ,同比下滑17%;广汽本田销量仅3.19万辆,同比大幅下滑41.31%。东风公司5月销量仅14.72万辆,同比下滑13%。在合资企业中,东风日产(含东风英菲尼迪、启辰)销量5.94万辆,同比下滑3.47%;东风本田销量仅3.30万辆,同比下滑30.09%。

不过,在疲态尽显的燃油车市场,也有少数产品崭露头角,叫嚣着“绝不服输”。日产轩逸位列5月轿车销量榜单第三位。数据显示,在5月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前十榜单中,合资品牌燃油车零售销量环比大涨69.2%,东风日产轩逸、上汽大众朗逸、广汽丰田锋兰达3款合资车型夺得3个席位。其中,轩逸零售销量环比上涨超30%。此外,上汽大众帕萨特销量1.88万辆,同比大增232%,蝉联国内B级燃油车销冠。

“政策+市场”激发消费热情

“在经历了3、4月的市场低迷后,5月车企通过降价举措促进了消费者购买力的释放。”崔东树表示,多家车企的降价促销活动对5月车市销量的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新能源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9%和5.2%,降幅均有所扩大。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4月21日,特斯拉中国下调了全系4款在售车型售价,降幅均为1.4万元,车辆配置并未发生变化。特斯拉降价后,理想汽车随即也调整了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以及理想MEGA 价格体系,理想L 系列下调价格1.8万~2.0万元不等 ,理想MEGA则一举下调3万元。早前,小鹏汽车也宣布推出限时5亿元购车补贴,覆盖旗下多款车型,包括小鹏G9、G6、P7i和2024款小鹏P5。其中,小鹏G6 全新580长续驶Plus版本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9.99万元,限时优惠2万元。

燃油车方面,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上汽通用别克等多家车企也在5月官宣降价。其中,长安马自达自5月1日~5月31日推出了10亿元钜惠购车活动,覆盖马自达 CX-5、CX-50 行也、马自达3 昂克赛拉以及 CX-30 等车型;上汽通用别克则延续4月“50亿元钜惠轻松购”活动,对GL8 ES 陆尊、GL8 陆上公务舱、昂科威 PLUS、全新一代昂科威S、新君威、威朗Pro 以及别克E5 等车型提供购车补贴,全系综合优惠至高6.5万元。

在多家车企推出购车补贴活动的同时,政府鼓励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也逐步落地。崔东树表示,2~4 月消费者消费预期偏弱,对价格呈持续观望状态,抑制了春季车市的启动。随着4月底《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出台,以及超30个省市相应政策的出台,积蓄的消费购买力在5月有所释放。此外,5月中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五部门关于开展 2024 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也推动了农村汽车市场的发展。

“财政部日前下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地方补贴方面也有超过30个省市出台相应的政策,多家车企纷纷推出置换购车补贴,以鼓励汽车消费。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市场活力不断涌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称。

价格战或将迎来“终局”

5月促销刚结束,6月促销也如约而至。不少车企在6月再度推出优惠活动。

据了解,一汽丰田推出针对卡罗拉车型的限时综合优惠措施,优惠额度高达4.3万元,售价7.98万元起;广汽丰田汉兰达优惠5.1万元,售 价21.78万元起;广汽本田宣布致在车型汽油版仅售9.98万元起,与指导价相比,下调6万元。此外,大众帕萨特于6月推出6000元置换或本品增购补贴、现金保养券二选一、至低0首付、至低0月供、至高5年0利率、车主推新成功各获300元等值V豆等多重福利。一汽-大众揽境、揽巡则推出众享款车型,指导价全系至高降4.3万元。上汽通用雪佛兰也推出“618”限时购车权益,6月1日~6月30日下定科鲁泽限时优惠价6.18万元起,起售价下调3.31万元,同时可享商业险全免、车载麦克风套装等优惠。

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推出了促销活动。广汽埃安AION Y推出限时优惠,叠加各项政策优惠2.5万元,低至9.98万元起售;理想汽车针对理想L7、理想L8、理 想L9、理想MEGA,推出1.5万元限时购车礼、价值10000元选装基金、价值2798元用车服务包等限时优惠;蔚来则延续了1万元的以旧换新补贴 、BaaS方案账单“ 买四送一 ”、1年NOP+免费使用权等优惠。

月月有促销,车车有降价,车市“价格战”到底还会持续多久?凯联资本研究院院长由天宇表示,在当下“价格战”之下,消费者处于购买疲态,反而不利于销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激烈、明面上的价格战可能还会再持续 2~3个月,往后应该不会继续疯狂下去。因为长久的降价对每一家车企都有很大损伤,也打不出效果。”他说。

崔东树的观点则更加乐观。他认为,“价格战”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品快速推出、成本价格体系快速调整情况下的必然阶段,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经阶段。从降价节奏上看,2024 年,车企降价在 3、4月达到超强的程度,2月有29款车型降价,3月有49款车型降价,4月有54款车型降价。目前,国内市场“价格战”正在趋于平缓,下半年降价趋势应当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以价换量绝非长久之计。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比亚迪开启‘电比油低’时代,预计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将加速,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提升至4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预测。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