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境外上市潮背后,资本寒冬,亟待“补血”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罗曼2024-06-20 21:57

熬过这轮资本寒冬,自动驾驶可能会迎来一个春天。

今年以来,自动驾驶领域多家公司积极推进IPO。1月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商速腾聚创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随后,纵目科技、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如祺出行、佑驾创新等多家企业相继递交或更新港股招股书。

也有选择赴美上市的,比如刚上市不久的极氪,还有刚通过证监会备案的Momenta、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

这其中既有做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的硬件公司,也有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软件公司。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智能驾驶相关的企业都普遍面临盈利挑战,这是一个极为“烧钱”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在一级市场投资谨慎的情况下,上市则成为当下极为迫切的选择。

自动驾驶企业纷纷赴港、美上市

国内自动驾驶企业迎来一波“上市潮”。6月17日,智能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魔门塔)已获准赴美IPO,根据备案通知书,Momenta拟发行不超过6335.3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

据悉,Momenta有望通过此次IPO筹集2亿—3亿美元资金,保荐团队包括中金、高盛、瑞银等知名机构,预计今年完成上市。

Momenta产品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量产自动驾驶(Mpilot)和完全无人驾驶(MSD)解决方案。Mpilot是为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定位针对私家车前装可量产的高度自动驾驶全栈式解决方案;MSD为完全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专为L4级自动驾驶及以上打造,可应用于出租车和私家车等场景。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小马智行也同样获得证监会上市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9814.95万股普通股,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主要有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卡车、乘用车智能驾驶三类核心业务。由前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席架构师彭军和楼天城共同创办,在硅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并获得中美多地自动驾驶测试、运营资质与牌照。

除此之外,文远知行境外IPO的备案信息也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文远知行总部位于广州,是最早一批在中国落地启动Robotaxi运营、拥有最大规模自动驾驶车队和落地产品线矩阵的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于美股上市的自动驾驶相关的公司有4家,分别是图森未来、禾赛科技、亿咖通科技、极氪,待上市的有5家,除上述提到的3家外,还有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图达通控股、智加科技。

除赴美上市外,港股也是智能驾驶企业IPO的不二首选。比如已经上市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商速腾聚创,有望成为“自驾计算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正启动全球路演。还有如祺出行、纵目科技、地平线、赛目科技、刚递表没多久的佑驾创新……此外,长城旗下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据悉也正在考虑香港IPO。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初至今近一年半时间里,已有超16家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公司陆续开启上市进程。

研发投入持续 等待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记者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开启上市进程的自动驾驶公司背后,普遍盈利欠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且账面现金流普遍捉襟见肘。对于一个重研发的行业来说,账上现金不足是致命的。

比如黑芝麻智能,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黑芝麻智能收入分别为0.61亿元、1.65亿元和3.12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亏损6.14亿元、7亿元和12.54亿元。公司账面现金分别是15.53亿元、9.82亿元以及12.98亿元,同期公司的研发开支已经由2021年的5.95亿元增加至13.63亿元。随着后续研发持续投入,公司目前账面现金流非常紧张。

因此,黑芝麻智能也在招股书中坦承,未来流动资金主要取决于能否维持来自经营活动的充足现金流入以及充足的外部融资。

然而外部融资还在收紧。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自动驾驶领域披露的融资额度由2021年的1592亿元锐减至2023年的182亿元,直接缩水至原先的11%,2024年的情况也并未得到好转。

澳银资本合伙人熊钢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一级市场募资难的情况下,企业现金流不理想,通过上市融资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考虑,但这要看二级市场是否买单。香港二级市场对科创企业还是比较谨慎的,融资难度较大。但融资的逻辑是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这又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背后的投资机构可能会产生分歧,比如后面进去的机构是否会出现估值倒挂?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但已上市的企业知行科技、速腾聚创让行业看到了希望。速腾聚创自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到41.05%,知行科技股价累计涨幅翻倍,达到117.26%。

除此之外,困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问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方正证券分析称,伴随着多款智能化领先品牌新款车型持续推出,将使得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自动驾驶行业有望持续扩容。在渗透率提升的行业趋势下,叠加自动驾驶政策放开预期,预计高阶自动驾驶在2024年有望迎来拐点。

在政策支持下,自动驾驶汽车试点城市增长,行业迈向商业化拐点趋势正在显现,上市无疑能支持自驾企业走得更远。

膨胀的估值与商业化之间的博弈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自动驾驶潜在市场空间将超数万亿元,而由于自动驾驶终局未定,目前尚无垄断性企业出现,这个赛道上的每一个玩家都有机会走到最后,因此不少投资者本着“宁可投错,也不错过”的心态,在自动驾驶赛道“广撒网”。

比如IDG资本,过去两年已经先后投资了轻舟智航、禾多科技、文远知行、千挂科技、嬴彻科技、Momenta等多家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头部企业。红杉基金则投资了映驰科技、芯擎科技、希迪智驾、禾多科技、嬴彻科技、智加科技等。

作为目前中国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的投前估值维持在85亿美元,最新的D2轮融资发生在2023年10月,至今已获得了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IDG资本、五源资本、丰田汽车、昆仑万维等。

佑驾创新自2014年成立以来,完成了17轮融资,累计融资约14.48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穗开投资、广州产投资本及阿里巴巴现任CEO吴泳铭的天使投资等;而Momenta自2016年成立以来,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约12亿美元,资方阵容强大,包括多家知名机构及主机厂,如真格基金、创新工场、顺为资本、蔚来资本、腾讯、招商局创投、上汽集团、奔驰中国、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

根据黑芝麻智能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公司一共进行了10轮融资,合计融资额折合人民币约52亿元。从融资轮次来看,黑芝麻智能估值7年时间涨超122倍,从最初的1.27亿元到最后一轮的155亿元,堪称坐上了火箭。背后的投资方包括小米、北极光创投、腾讯等。

事实上,智能驾驶在一段时间内因估值过高、法律法规等问题,一度受到市场质疑。熊钢向记者表示:“估值与商业化价值是一个永恒的博弈,这100多亿元的估值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是成立的,但过了这个时间节点就不成立了。实际上,就是投资机构低估了技术进化的难度和高估了未来商业价值,这就是估值泡沫的产生。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催生出一个估值百亿的项目,技术上是否可实现?即使实现了,出来的产品商业价值可能会大打折扣,因为替代品、竞品大规模出现。”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