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陆家嘴时间”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卫容之2024-06-19 09:09

The 15th Lujiazui Forum will kick off asscheduled. This forum features eight plenary sessions, all centered around thetheme of "Promoting World Economic Growth".Whether observing theeight topics together or individually, we can discern the thoughtful planning:they are grounded in present realities yetfuture-oriented, with a keen focus on addressing pressing issues. The underlying message of the topics is that the consensus on global economicrecovery remains fragile, and the world needs enhanced coordination,cooperation for mutual benefit, high-level openness, and high-qualitydevelopment.

At this moment, the world's attention isfocused on Lujiazui. How should countries promote economicgrowth, and what development signals will China convey? The world holds itsbreath in anticipation.

当时间的指针再一次拨向6月,“陆家嘴时间”悄然而至。6月19日,为期两天的陆家嘴论坛再次如约而至。

这是她第十五次与世界见面。16年前的2008年,世界的另一端金融危机“黑云压顶”,远在大洋彼岸的陆家嘴已经嗅到危险的气息,决定召开一次论坛,探路“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

16年后的今天,陆家嘴再一次群贤毕至。虽未完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但世界经济正在复苏却是共识。陆家嘴这次选择的主题是,“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论坛照例高规格,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共同主办,证监会主席吴清、上海市市长龚正担任共同轮值主席。这也是吴清履新证监会后首次担任陆家嘴论坛轮值主席。

这一刻,世界的目光再次望向陆家嘴。全球该如何推动增长,中国又将传递哪些发展信号,世界翘首以待。

世界经济增长期待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经历多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周期后,世界久未像现在这样再次期盼经济增长,尤其是基于高质量的增长。

6月4日的陆家嘴论坛吹风会,同样将各方目光聚焦到增长。上海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发布的8场全体大会议题,都围绕着“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展开:

“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应对全球经济复苏挑战”“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制度创新与市场激励”“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创新与治理”,以及“建设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

将8个议题一起或单独审视,都能发现这背后颇具匠心:既立足未来又观照现实,且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意识。议题的潜台词是,全球经济复苏这个共识仍很脆弱,世界需要加强协调,需要合作共赢,需要高水平开放,更需要高质量发展。

没有人能否认,全球经济复苏背后的挑战,仍很严峻。

中外学者和经济界人士对此的看法,有着惊人的一致。“逆全球化、民族主义叠加民粹主义加剧了经济调整的深度和长度,经济复苏的不平衡带来了金融的不稳定,流动性的收紧又进一步扩大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说。

麦克·沃德(Mike Wardle)也认为世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国际货币政策仍要在崎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这位英国Z/Yen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临的问题归结为三个关键方面:降低通货膨胀、全球经济衰退的潜在可能性,以及解决全球债务。

解决问题,有赖于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周小全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本届论坛就是要探讨如何通过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解决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惠及世界

16年来,中国一以贯之地将陆家嘴论坛作为展示对外开放决心的窗口,中国经济和金融的高水平开放,也持续不断地惠及世界。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这点深有体会。他在给《国际金融报》的专稿中明确建议,“用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惠及世界经济增长。”他认为,“这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享受高质量金融服务的有力保障,也是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经济和金融成长红利的有效途径。”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的建议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推进金融双向开放。”他表示,“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持续推进金融双向开放。”

本届陆家嘴论坛,仍是这么坚持的。据周小全介绍,论坛共邀请70余名中外演讲嘉宾参加并发言。这些中外嘉宾,既包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匈牙利央行、伦敦金融城等政府和监管部门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德意志交易所集团等金融市场机构的代表,也包括高盛集团、花旗集团等外资金融机构代表,以及境外智库机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专家学者代表。

发展的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都需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实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总结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金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议题的背后,正是上海“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现实实践。

在4日的发布会上,周小全简要概括为“四个加速”:金融要素市场互联互通加速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速提升,面向国际的金融产品加速推出,中外资金融机构加速集聚。他说,接下来上海将进一步“互联互通”,进一步“对标对表”,进一步“增量提质”。

上海,乃至中国,给了世界更多希望。

应对复苏挑战有赖加强国际协调

“繁荣和和平一样,是不可分割的。”在给《国际金融报》的专稿中,麦克·沃德想起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幕时美国财长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说的这句话。麦克·沃德直率地表示,“八十年后,这句话仍然适用,解决气候变化、人口变化或数字化转型等全球挑战,不能靠各国单独行动来实现。”

陆家嘴论坛,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将“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作为第一个议题,来探讨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复苏挑战。魏凤春敏锐地观察到,“加快货币政策的内部调整与外部协调,正成为共识。全球货币政策协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国政府、央行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各国应加强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全球金融市场的开放与融合。”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进一步认为。

现实反复告诫人们,单打独斗自顾自的应对,往往会伤及自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对这点观察很深入: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大流行,美西方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付出了通胀创40多年来新高的高昂代价。随后为降低通胀,美联储一年内的9次加息又将风险外溢。

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章玉贵将这一举动概括为“金融达尔文主义”现象,不过他乐观地表示,“中美迟早要重启战略与经济对话”,“年底召开的G20里约热内卢峰会也是成员国加强政策协调的重要契机”。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这点,也是历届陆家嘴论坛的共识。本届陆家嘴论坛,更将这一共识进一步推进——加强国际协调,更需要夯实自身的基础,管控好风险,负责任地与国际合作、交流。

陆家嘴论坛,正是这样向世界展示中国诚意。作为论坛的其中三大主办方,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展现自己——证监会吴清主席、方星海副主席不仅分别发表主题演讲,更将发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措施。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开放的中国,即将在陆家嘴又一次展现开放合作的诚意与自信。“陆家嘴时间”,也一定会给世界更多惊喜。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