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进博会的消费品展区,占据800平方米展台的德国企业卡赫设置了多个沉浸式互动体验区。许多现场观众驻足围观,零距离感受前沿清洁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作为连续参展六年的进博会“老友”, 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过去的这六年,是德国卡赫与进博会“双向奔赴”的六年。很荣幸见证了进博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并越办越好的全过程。
六年里,包括卡赫在内,许多德国知名大型企业如大众、宝马、西门子等都是进博会的“回头客”。据统计,前五届进博会上,德国企业的参展面积、企业家数均列欧洲首位。
本届进博会,仍有130多家德国企业参会,《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许多参展的德国企业,他们都对中国发展投下信任票。
卡赫展位 李曦子摄
老朋友新使命
今年是蔡司加入进博会大家庭的第六年,也是深耕中国的第66年。
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表示,随着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作为进博会的铁杆展商和中国的长期投资商,蔡司在过去的六年里,从首届新产品黑科技首秀,到第二三年专注于行业和解决方案,再到第四五年以中国新兴产业、医疗和高科技研究为需求,向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转变。
今年,蔡司以“创新引领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设立“创新重塑大健康” “创新赋能未来科技” “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三大展区,带来医疗技术、光学消费品、工业质量与研究、半导体制造技术四大业务部门的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结合AR等数字化技术带来沉浸式、多维度展现蔡司的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助力中国科创高质量发展。
蔡司展位 李曦子摄
“进博会的开展不仅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与动能,也为包括蔡司在内的跨国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实现国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在进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进博会平台不断化为现实发展的机遇,成为推动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缩影,促进中国企业创新意识的快速提升。”福斯特说。
施耐德电气也是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的“全勤生”。六赴进博,施耐德电气带来了全新升级的“零碳城市”愿景,尤其通过“未来工业”与“绿色能源”两大领域的领先创新,完整呈现14大关键行业的70多个零碳应用场景,为城市的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双转型”提供战略思路和全面的技术支持。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表示:“面对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等宏伟目标,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施耐德电气是‘双转型’的践行者与赋能者,我们六赴进博,不仅展示了领先技术成果,更强化了合作关系,坚定了深耕中国的战略雄心。未来,施耐德电气将在‘中国中心’的战略指引下,为中国产业‘双转型’带来更多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我们愿与更多中国伙伴携手共进,奋力前行。”
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安妮珞今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进博会六年“挚友”的西门子能源,在本届进博会上同样以创新、低碳的产品和技术为主题。
安妮珞表示,“进博会是一个汇集全球智慧、增进交流与合作的开放平台,将对合作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能源转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球通力合作。我相信,国际合作是能源转型成功的关键。我非常期待在进博会期间与各方合作伙伴开展会晤与交流,凝聚共识,协同发展。”
继续深耕中国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会晤。
习近平指出,中德关系已经步入第二个50年。中德作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双方秉持互利共赢、相互成就的精神共同前进,本着取长补短、交流互鉴的态度共同成长,这是中德关系过去几十年顺利发展的宝贵经验,值得双方珍惜和传承。中德合作是开放务实的,也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当前,中德贸易稳步发展,双向投资热情高涨,两国合作更趋稳健、更加扎实、更富活力。两国建立了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可以尽快举行第一次对话,推动双方深化气候保护、绿色转型、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加强青年、地方、友城交往,为人员往来创造更多便利。
商务部数据显示,至2022年底,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重要的投资目的地。2022年德国对华投资25.7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中国德国商会今年中旬公布了一项由288家在华德企参与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有55%的德企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在华投资,比去年增加四个百分点。60%的德企希望在脱碳、智能制造和移动出行方面与中国加强合作。
唐晓东表示,“参加完首届进博会,我们就投资3.8亿元在江苏常熟设立了卡赫中国总部,并先后扩大了位于常熟的亚太生产基地规模和成立卡赫亚太物流中心,完善在华布局。今年8月,我们投资了1亿元打造的全球研发中心也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用,它将承载德国卡赫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更好地实现卡赫‘立足本土,惠及全球’的美好愿景。”
“卡赫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我们认为中国市场对外资仍然保持较强的吸引力。卡赫自2002年进入中国,目前已经发展了20多年,我们始终是坚定的长期主义者,特别是看到中国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未来我们也将坚定不移地长期投资中国。”唐晓东称。
福斯特表示,蔡司根植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里有良好的营商环境。立足浦东新区,中国自贸区的行政办事精简流程,“保税展示”政策以及全球营运商计划(GOP)为我们节约了可观的成本和时间,提升了运营效率,帮助蔡司成功实现了立足上海,进行大中华区总部、研发、金融等功能要素的集中配置。
“而最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的潜力、供应链整合度以及研发创新能力,始终吸引着蔡司。因为看好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蔡司将全球新能源汽车运营总部设在了上海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拜耳中国传播副总裁张蕾近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优势突出,中国市场的需求更加多元。通过多元化的业务和创新能力,拜耳愿与开放的中国一道,共同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实现互利共赢。”
拜耳展位 李曦子摄
张蕾说,在中国,拜耳在研发、商业模式、供应链等领域积极探索本土合作,致力于为患者、消费者、种植者更快带来更多满足本土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多方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共享中国市场的广阔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