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固收大将作别公募基金行业。
7月17日,安信基金一口气挂出12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有9只基金涉及知名基金经理张翼飞。
从公告内容看,张翼飞因个人原因离职,当日卸任所管的全部9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据了解,张翼飞离任主要是出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考虑,下一站可能选择“奔私”。
安信基金原混合资产团队核心成员将继续留在安信基金,并按照原有的产品定位与策略接任管理。
安信基金经理张翼飞离职
7月17日,安信基金发布多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知名基金经理张翼飞因个人原因已于7月15日离职,卸任所管的全部9只基金。
经过此次基金经理变更后,张翼飞退出了共管的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名单,此前单独管理的4只产品分别交给李君、黄琬舒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张翼飞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此前历任摩根轧机(上海)有限公司财务主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处研究员、秦皇岛嘉隆高科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日盛嘉富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研究部行业研究员。
2012年9月,张翼飞加入安信基金,2014年3月起开始担任公募基金经理,2023年5月升任公司副总经理。不过,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不到一年时间,张翼飞就卸任高管职务。2024年3月27日,安信基金发布公告,张翼飞因工作安排离任公司副总经理,转任公司首席投资官(混合资产CIO)。
自安信稳健增值混合基金于2015年5月25日成立以来,张翼飞就管理该基金,截至此次离任,任职时间超过10年。安信稳健增值混合基金既是他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也是其公募基金经理生涯的代表作。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张翼飞任职期回报达82.81%。
下一站或选择私募基金
离职之际,张翼飞通过安信基金对外发布了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他表示,自己将继续从事资产管理行业。据业内人士透露,张翼飞下一站或选择私募基金。
追求绝对收益,以简驾繁
在基金行业,能同时跨越多次股债周期且能获得稳健持续收益的“固收+”基金经理很少,张翼飞是其中之一,因此知名度颇高。
尤其是在2021年市场震荡之后,“进可攻、退可守”的“固收+”产品成为市场的宠儿。张翼飞管理的“固收+”产品业绩突出,从2021年开始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张翼飞是典型的绝对收益风格,在股市震荡与下行环境中防御能力尤为突出。他的投资策略遵循“以简驭繁”原则,根据风险收益比与产品定位,精选纯债、转债、股票三大资产进行组合。
纯债方面,主要起安全垫的作用,不做信用下沉,以获取稳定的票息收益为主;股票方面,要求估值长期具备较大吸引力,自下而上选择价值被低估的优质股票;转债方面,以性价比作为配置考量,结合期权定价精选标的。
在安信稳健增值的2025年一季报中,他写道:权益部分,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在低基数的背景下逐步企稳。虽然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也许会对我们的出口有一定的扰动,但此次贸易摩擦并非仅针对中国,我们在美国总体进口中所占据的份额未必会有很大的下滑,不能简单类比2018年。价值股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可能不会有太大风险。AI、机器人在未来10年应该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但在营收上短期难有立竿见影的体现,在利润上或要等待更久,商业模式、技术应用还有很长时间的探索试错,正如本世纪初的互联网产业,其长期评估不应保守,但短期定价不宜激进。港股对A股的折价有了很大修复。考虑到分红税率、交易费用、成交活跃度等,港股相对于A股确应体现一定的折价。
转债部分,由于纯债收益率太低而转向转债资产的资金,其波动承受力或有不足,在转债资产发生较大波动的时候,可能成为反向的力量。中小盘股行情的可持续性,能见度不高。转债市场的估值保护,阶段性有所打薄。不少转债品种的定价仍有吸引力,但这类标的的数量明显减少。
纯债部分,自2024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取消“手工补息”之后,活期存款的实际利率大幅下降,相比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短债利率,有100个基点以上的落差和势能,这或许是近1年来大量资金从存款账户涌入固收类资管产品的重要动因,当前这一情况并未改变。中短期债券经过年初以来1个季度的调整,已经修复到资金利率附近,但仍略低于资金利率。长债方面,当下的市场利率和期限利差隐含两个假设——长期较低的经济增速、长期较低的通胀率,二者未必同时成立,所以,我们对中长债持审慎态度。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以较多的资金从事交易所逆回购,适当配置高等级中短债,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择机增配。对于中长债仍决定暂时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