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巨头被查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聂林浩2023-11-01 08:09

对于一家量化公司而言,由成千上万行代码组成的交易模型是其最重要的核心资产,也是在行业中拔得头筹的秘密武器。然而,据外媒报道,近期华尔街量化巨头Two Sigma在致客户信中透露,公司一名研究员一年前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调整了交易模型,其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高的奖金收入。

Two Sigma表示,此举致使公司旗下部分基金获得4.5亿美元的额外收益,这部分基金主要由公司高管及员工投资,同时有部分基金产生1.5亿美元的额外损失,而这些基金的损失主要由客户承担。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员由此拿到了约2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的巨额奖金。

据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简称“美国证交会”)已开始调查此事。此前,据公开报道,Two Sigma还曾向美国证交会提交过一份文件,自曝公司两位联合创始人内讧,在公司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分歧。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投资者对Two Sigma的公司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产生了质疑。

华尔街量化巨头遭遇丑闻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近期Two Sigma陷入交易丑闻,该公司的一名研究员未经授权调整了该对冲基金的交易模型,导致公司部分基金大额盈利和部分基金大额亏损,并受到美国证交会新的监管审查。

报道称,该研究员名叫Wu Jian,是总部位于纽约的Two Sigma的高级副总裁。Two sigma在致客户信中表示,Wu Jian擅自调整公司交易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个人薪酬,在过去一年中,Wu Jian分两个阶段对交易模型进行了改动,直到今年夏天,公司高管们发现公司多个交易模型之间的相关性高出了预期,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线索均指向了Wu Jian。目前,Two Sigma已经让Wu Jian处于休假状态。

根据Wu Jian的Linkedin(领英)简介,他在2011年取得了清华大学的工学学士学位,并于2017年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另据接近人士透露,Wu Jian中文名叫吴舰,2018年加入Two Sigma,目前负责一个阿尔法收益团队。此前,他曾在康奈尔大学作为研究生研究员,并于2016年在Citadel(城堡投资)担任量化研究实习生。

Two Sigma透露,Wu Jian通过调整交易模型,给公司带来了总计6.2亿美元的意外收益和损失。其中,由公司高管和员工投资的部分基金获得了4.5亿美元的收益,而主要由客户投资的部分基金承受了共计1.7亿美元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此举给Wu Jian个人带来了巨额的奖金收入。据此前网友爆料,Wu Jian今年曾在国内某社交平台“悄悄炫富”,并称是“不敢发朋友圈,自己心态还是太年轻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偷偷炫耀下......”。该帖子显示,其2022年的薪资相较往年出现暴涨,高达2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

据悉,美国证交会正在调查此事。据路透社报道,路透社尝试联系美国证交会,但美国证交会拒绝就此事置评,Two Sigma也未立即回应记者的请求。

曾自曝联合创始人内讧

官网显示,Two Sigma是美国华尔街的一家量化对冲基金,目前在全球拥有2000多名员工,管理总资产超600亿美元。公司共有两位创始人,分别为约翰·奥弗德克(John Overdeck)和大卫·西格尔(David Siegel),均师从华尔街量化基金“祖师爷”D.E. Shaw(大卫·肖恩),即DE Shaw & Co(德邵基金)的创始人。

然而,数月前Two Sigma自曝了两位联合创始人长期以来存在不合。Two Sigma向美国证交会提交的投顾业务运作报告显示:“公司内部曾经出现一系列管理和治理维度的挑战,公司管理委员会合伙人始终未能就如下事项达成一致,具体包括:(1)管理委员会成员和首席投资官的角色定位、权责界定问题。(2)公司团队组织架构与管理架构的设计。(3)公司治理和监督事宜。(4)团队继任计划。”

Two Sigma创始人之间的摩擦使客户担心公司的管理会受到不利影响,而Wu Jian事件的发生更增加了客户对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担忧。不过Two Sigma在致客户信中表示:“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并正在采取措施,防止未来发生类似的问题。”

模型是量化私募的核心

Two Sigma将Wu Jian调整交易模型的行为描述为“故意不当行为”,不过也有知情人士对公司的描述提出异议,称Wu Jian调整了Two Sigma模型的校准方式,但没有改变模型本,校准的变化可以被视为更常规的调整,而不是对模型的重大调整。

但资深量化分析师Aaron Brown(阿伦·布朗)评论称,在运营良好的公司中,所有的调整——无论是校准还是模型改动,都应受到程序的约束,确保这些调整必须被披露,并得到相关人员的批准,“像Two Sigma这种大公司,通常应密切监控并充分意识到其交易模型的所有变化。”

天算量化核心策略负责人何天鹰向记者表示,模型是量化私募的核心,其基于严谨的算法和规则运行。对于内控良好的量化私募,模型的调整需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审批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验证、数据回测、效果校验、代码审查、风险评估、实盘对比、投决审批等环节,以确保策略的有效性和流程合规性。

“未经授权的改动就像在飞行的飞机上随意更换部件,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在技术和流程等层面加强管控。例如,使用先进的版本控制系统,确保每次更改都有记录,并设置访问权限,以及明确操作制度并定期进行内部审查,确保所有流程和控制措施都得到遵守,强化公司的风控管理制度。”何天鹰补充道。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