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君晖
始建于1994年的恒力集团,如今已发展为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纺织为主业,贸易、金融、热电等多元化发展的国际型企业,位列世界500强第235位,2017年,集团实现总营收3079亿元。
日前,证券时报系“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采访团走进恒力集团,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对话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深入了解恒力集团覆盖全产业链的布局,探寻其发展背后的动因,也了解了这位优秀民营企业家“实业兴邦”的家国情怀。
恒力集团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原油-芳烃、乙烯-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丝及工业丝、工程塑料、薄膜-纺织”的完整产业链。在石化板块,恒力石化产业园PTA项目年产能660万吨,“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建成投产,刷新了国际同行业的多项纪录。在聚酯新材料板块,恒力集团全套原装进口世界一流设备,年聚合产能281万吨。在纺织板块,作为企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恒力纺织共拥有12000套自主研发的喷水织机和喷气织机,8500台倍捻机及其配套设备。
恒力的全产业布局与发展之路起步于纺织织造,壮大于聚酯化纤,成型于PTA石化,完善于芳烃炼化。“恒力不断向上游发展,整体来说是全产业链发展,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生态系统,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协同研发能力,更好地取得国际行业话语权。”在谈及恒力的全产业链布局时,陈建华这样表示。
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国家炼油行业对民营企业放开的第一个重大炼化项目,也是国家有史以来核准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项目以建设“最安全、最环保、内在优、外在美的世界一流石化园区”为目标。该产业园位于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长兴岛(西中岛)石化基地长兴岛片区,分三期建设,总投资达1200亿元。一期660万吨PTA项目已经建成,二期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计划今年投产,三期150万吨乙烯、500万吨PTA项目明年投产。该项目具有明显的装置规模与技术优势、产能一体化优势,配套设施规模大与齐备程度高,更是七大产业基地中建设推进最快的项目。可以说,恒力建设炼化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我国石化产业在结构转型与产能升级方面的发展任务与内涵要求,也代表了我国石化行业“一体化、大型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
谈及未来如何实现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陈建华表示,全产业链上下游匹配化、协同化的上市平台发展模式,加上恒力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产品运营模式,从规模化成本、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匹配、战略性协同、精细化管控等运作环节,将全面支撑未来上市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基地化、生产规模化、产品精细化、技术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产业发展目标。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