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春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于黄浦江畔。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中心副总经理彭义刚11月3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集中采访时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诞生应该说是我国内地资本市场的起点。30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四大类证券交易品种,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分产品来看,上交所股票市场规模跻身全球前列,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交所股票市场总市值位列全球第4位,已成为中国投融资的主要市场。
债券市场保持领先发展地位,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交所债券现货挂牌数1.7万只,形成了国债、地方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品种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同时助力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一带一路”债、双创债、私募债、绿色债、防疫债等创新品种也不断推向市场。
衍生品和基金市场取得战略性突破,2015年上证50ETF期权上市,上交所成为境内第一家跨期现产品线的交易所,截至目前,50ETF期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ETF期权品种;上交所基金市场也已成为境内投资者重要的金融资产配置场所,ETF市场规模已经跃居亚洲第二,交易量稳居亚洲第一。
2019年,随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中国最具创新性和引领性的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已初具雏形,并成为资本市场全面改革的试验田。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科创板IPO数量和融资额分别为113家和274.6亿元,均为全球市场板块第一,科创板正成为中国科创企业首选上市地。
据介绍,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科创板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落地成效显著。开市以来,科创企业从申请、审核到上市,用时平均只有195天,在交易所审核总时长平均只有130天。受理后,平均125天上会,只用3-5个月就上市,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进步;对新经济企业的包容性,未盈利、特殊股权架构、红筹等新经济企业通过科创板首次登陆了A股市场,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上市标准明显提升了市场的包容性。
“科创板推出后,对企业的判断从原来的‘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到‘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这一改变,使上市门槛有了更灵活、更充裕的调整空间。”彭义刚表示,“科创板设立以来,已吸引集聚了一大批优质科创企业,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本市场支持。”
在彭义刚看来,科创板下一步应构建更为高效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制度,研究推出鼓励吸引长期投资者的制度,完善股份减持制度。同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加大股权激励制度的适应性,适时推出做市商制度等。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