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正是风华正茂、青春飞扬的年龄。30岁,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却起起落落、涨涨停停。
我在上高中时就关注起了股票,那时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股市一片晴好,有不少人因为炒股而发大财的事情时有耳闻。于是,我也萌生了炒股的念头,只是当时进入股市的门槛较高,非我一个穷酸学生所能达到。于是,就下决心想等大学毕业工作了就攒钱炒股,并煞有介事地买了一本关于炒股的书。可惜的是本人生性对数字比较愚钝,书倒是翻了几遍,却仍旧是对股市的知识一头雾水。记得当时曾看过一部由潘虹和刘青云主演的电影《股疯》。主人公潘虹的丈夫拿同学的20万元去炒股却赔得要跳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此也就暂时打消了炒股的念头。
上大学时,学校的马路对面有一家证券交易所,每天看着炒股的人们进进出出,自己曾溜进去看了看,面对着大厅内人声鼎沸的人群和那不断红绿变换的大盘,心里却是一片茫然。不久,股市迎来了熊市。大厅里往日热闹拥挤的场面不见了,替代它的是几个稀稀落落的股民和那满盘皆绿的大盘,偶尔还能看到哭丧着脸走出交易所的股民。于是也就对股市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原来炒股并非只赚不赔,它同样是有风险性的。
大学毕业工作后,此时进入股市炒股的门槛也降低了许多,只要交90元手续费就可以开户炒股了。只是股市一直不景气,于是我也就未敢涉足。后来,也同样经历了股市的牛气冲天。单位炒股的同事每天上班讨论最多的就是股票了,他们很为自己买的哪只股票每天涨了多少而喜形于色。我内心那被压抑许久的炒股梦想又被勾引得蠢蠢欲动。于是,我就到证券交易所准备开户炒股。股市大厅里依然是热闹非凡,全线飘红的大盘前围满了人,各个股票交易机前也是人满为患,开户的人群排成了长龙。望着眼前的情景,我突然想到了那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话语。于是,转身走出了那热闹非凡的股市大厅。
伴随着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股市也遭遇“寒流”。而股市的起起落落,其实也是经济晴雨表的一个表现。2010年3月份,我特地到证券交易所开了户,而此时开户已无需手续费了。当拿到沪深两市的证券账户卡时,我竟有些激动。在朋友的指点和自己几年来的“研究经验”下,我试着小打小闹地买了几只股票。几个月下来,有赔有赚。从初识股市到小试一把,与其说是炒股,倒不如说是在历练自己的心态,我也在中国股市的起起落落中长大起来。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