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游戏公司的焦虑:舆情传播中,公众心理机制影响几何?

2021-09-22 13:26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近期,游戏行业领域话题热度高涨。今年以来,对于游戏行业的管控愈发趋严,前有国家对于未成年防沉迷监管的逐步落实,行业的规则和监管的力量不断在游戏行业扎起篱笆,后有元宇宙概念的炒热,引发监管层关注,游戏行业一下子又成为了舆论的众矢之的。细究起来,游戏行业频频引发舆论热议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未成年人网游成瘾问题一直是社交平台热门话题。游戏行业在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进行快速发展的同时,舆论场上关于网络游戏的成瘾性、价值观导向等问题对未成年人极易造成不良影响的讨论不绝于耳。

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此次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规定的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规定,相关话题在网络中快速传播,掀起舆论巨浪。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统计显示,从30日规定实施以来至今,相关热度就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对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相关话题的网络热度达4.86万条。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通知》下发后,各游戏平台纷纷对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进行了升级,表明态度,回应关切。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腾讯游戏进一步升级了游戏内的管控措施,将限制疑似未成年人熬夜游戏的“零点巡航”升级为“全天巡航”,可疑账号全部重新认证,同时推出了禁止12岁及以下未成年人进行充值的严厉管控举措。腾讯快速的行动力和果决的限制措施,使其舆情热度迅攀高峰。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但从舆情情绪图我们可以看出,话题下敏感信息走势并不如人意,负面情绪占比38%。腾讯积极配合监管的态度及响应速度可谓是可圈可点,可为何舆论对其的正反馈如此少?目前,各方利益诉求的矛盾性、舆情成因的复杂性、参与讨论群体性的多样性日益突出,掌握以下舆情传播规律及公众心理机制必不可少。

“坏消息法则”加速负面舆情传播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娱乐产品,本质上跟其它的产品,如衣服、食品、汽车、小说、电影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精神的需要的。但论及网络游戏,总会让人关联到“毒害”“网瘾”等舆论标签,这与游戏自带天然的敏感点有关。中国的游戏行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玩物丧志”,当游戏行业发生负面新闻时,人们的焦虑感和不安感会更加强烈,因此对其会更加关注。这种心理,就是舆情传播中公众的“坏消息法则”:当你告诉大家一个有关某个熟人的好消息,知道好消息人最多告诉两三个人就不再提了;但如果你告诉他们一个有关那个熟人的坏消息,哪怕是不起眼的坏消息,接到这个消息的人也会很快把它告诉看见的大部分人。在该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人们会更加关注游戏行业的负面新闻,也促使负面舆情事件更广范围的传播。

舆论的长尾效应与标签效应相互作用

随着游戏行业在国内逐渐发展,一系列负面报道开始频繁出现,单一舆情事件开始产生叠加效应,形成了对于公众心理的接连刺激。当负面舆情逐渐由量变的积累转化成质变,此时造成的负面影响便会长尾化,持续弥留网络,形成难以撕下的负面标签,也逐渐让网络游戏、游戏公司的形象染上了“原罪”的色彩。

“塔西佗效应”促使惯性质疑产生

塔西佗效应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政治学术语,指的是当一个主体失去了公信力之后,以后这个主体不管说什么做什么,无论其说的是真是假、做得是好是坏,都会被大家认为其说的是假话、做的是坏事。对于游戏公司而言,公众对其“塔西佗效应”的不信任体现在,当公司发生重大新闻引发热议时,即便未涉及舆情风险点,但在长尾效应及标签效应的相互作用下,加上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公众会情不自禁地关联到以往多起负面舆情,一旦看到片面的负面信息便下意识抨击、质疑,进而促使了惯性质疑现象的产生。

“负面偏好”心理放大舆情敏感点

网民普遍存在“负面偏好”的心理,他们更偏好关注舆情事件中的相对“刺激”的负面信息,这种心理会催动网民的舆情参与热情,放大舆情事件中的敏感点。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网民甚至会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溯,挖掘与事件本身不关联的旧账或谣言。而那些更为完整、理性、严谨的信息,往往沉没在信息汪洋的底层,不容易被公众接纳,导致舆情事件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负面影响持续扩大。

事实上,不仅仅是游戏行业,与此类似的带有天然敏感点的行业,还有烟草、白酒、医疗、房地产、互联网等等。在当前的舆论生态下,只要这些行业出现相关重大新闻,一旦叠加了任何高舆情风险的关键词,在前文提到的各种负面舆情催生的因素作用下,就可以轻易挑动大众视觉神经,让舆情的风险指数上升到极点,几乎难逃引发一场“腥风血雨”。此时如果企业在舆情应对中“操作不当”“姿势不正确”,自然难免火上浇油,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除此以外,从企业社会责任层面来说,游戏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舆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何满足青少年追求合理的乐趣与欲望,且避免其沉迷其中,不但是监管部门要思考的问题,游戏公司也应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而不是等着监管部门“出狠招”才被动回应。

游戏行业未来发展究竟如何,仍需迎接市场的考验。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一系列的舆论发酵与行业的整改措施未必是件坏事。可以预计,未来游戏行业的发展也将一直与严监管同行,处在新概念不断提出与政策监管逐步加强交汇点上的游戏行业,未来舆情扩散和发展的风险性将会只增不减。此类行业舆情风险点频密、舆情风险系数较高的上市公司在舆情回应过程中,要注意舆情事件中舆论背景、民众心理之间的互相作用,借助社会舆论对热点舆情事件严肃审视,不断倒逼行业秩序的完善。(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