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且不说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各种先进技术和制度的集中地,单从那林立的高楼以及街上标新立异的女孩子们就可以嗅出强烈的现代味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深圳已经完全地现代了,相反,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东西来。
譬如你走进一家餐馆或酒楼,无论它装璜得多么金壁辉煌,甚至地板可以滑倒苍蝇,往往你可以发现,某面墙上供奉着一尊财神爷。财神坐在神龛里,享受着四季不断的烟火。那香烛因为运用了现代文明的产物——电流的缘故,所以可以真正的四季常明。这既为店家省去了烧香点烛的麻烦,又可避免因长年烟薰火燎而使店堂环境受到污染,实乃伟大的发明。就像我们祖先发明了火药用来做鞭炮一样,同样可以载入华夏文明史的。
据我观察,在这里享受香火的财神爷一位是赵公元帅,一位是观音菩萨,一位是关公。各家供奉的对象不同,但不外乎是这三位,我只是不明白店家们选用财神时依据的是什么标准。
选用赵公元帅做财神供奉起来,似乎应该是较为正宗的。据中国民间传说,赵公元帅是真正的财神。古典小说《封神榜》里说,赵公元帅原名赵公明,本是道教中的一位神仙,因帮助商纣王与周王为敌,被支持周王的那一派神仙给治死了。后来在子牙大封神时被封为余龙如意正一龙虎坛真君之神,他昔日手下的四位帮手也分别被封为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专管人间迎祥纳福事宜。因此,供奉赵公元帅,应是有出处、有根据的。
而观音菩萨和关公被当作财神供奉,却让人有些不好理解。先说观音菩萨吧。她(或他?)是佛教中的一个人物,慈悲为怀,广洒甘露,普济众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倒是可以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可也正因为如此,商家们供奉她反而不妥,你想,你商家赚的钱是从大家口袋掏的,让你发了财,岂不是要让大伙儿吃亏,那观音普济众生的原则到哪儿去了?这样岂不是显得不公而有违佛教大旨?况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我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教我为难。”求观音菩萨赐财似乎并不明智。
至于关公,我觉得和财字更搭不上边。关公是三国时的人物。千百年来,他被人们当作神一样敬仰,主要是由于他的忠勇和义气,而和财富是没什么渊源的。其实,照我看来,他的忠勇和义气也有令人怀疑之处。譬如他曾投降曹操,这既无法同古代那些不事二主的忠臣相比,与战争年代我们那些“砍头只当风吹帽,洒尽热血心欢畅”的党员们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姑且算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了将来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吧,后来的他刚愎自用,计较官号大小,破坏孙刘联盟等种种行径,在客观上也毁掉了蜀汉的大业,这也很难说是真正的忠勇。人们干吗要视之为神?不过千百年来人们形成的观念已很难再改变了。
据民间传说,关公是磨豆腐这一行当的祖师爷,这在《三国演义》中没有记载,我才疏学浅,也找不到其他佐证。但即便如此,磨豆腐与发财也是不沾边的,做豆腐能赚几个钱?但何以关公在今天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财神爷呢?
想来想去,大概这与他使用的兵器有关,民间传说关王爷的大刀重八十一斤,威风凛凛,所向无敌。《三国演义》中对此也做了大肆演染,关公曾凭借一口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诛六将,着实了得。这样的快刀斩起顾客来,那还不是像砍瓜切菜一样容易?恐怕杨志那口“砍铜剁铁不卷刃、吹毛得过、杀人不沾血”的宝刀也会自惭形秽。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公也可以是一位财神爷。但神间组织部门是否下过文件,或神代会是否投票选举让关公兼任财神一职,就不得而之了。
供奉赵公元帅也罢、观世音也罢 、关公也罢,商家们不过是要树立一位财神爷,以保自己财源滚滚。其实顾客才是商家真正的财神,所以现在就有了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但顾客这个上帝恐怕比财神爷要难当,财神爷反正是土偶木雕或画像,有无感应并不负什么责任,而顾客却是要掏腰包的,至于掏了腰包之后还是不是上帝,那恐怕只有真正的上帝才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