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诣新基首次“开门迎客”,限购50万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王鹤静2023-02-06 07:55

2月6日,泉果基金公告显示,由知名基金经理赵诣担纲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将于2月8日起开放申购。为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该基金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限额为50万元。

在该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赵诣布局了具备全球核心竞争力、自主可控、消费、医疗以及港股等方向的公司。展望2023年,赵诣表示,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大于风险,更加关注大制造、大消费等有“增量”的方向。

首次开放申购 限购50万元

2月6日,泉果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的首只公募基金——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将于2月8日起开放申购。为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稳定基金规模、保持平稳运作,该基金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在全部销售机构累计申购申请金额不得超过50万元。这也是该基金自2022年10月18日成立以来首次开放申购。

图片来源:基金公告

资料显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是2020年度冠军基金经理赵诣加盟泉果基金后的首只新发基金。该基金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成立后一段时间可开放申购,并对每份基金份额设置了三年的最短持有期。该基金在2022年10月13日至10月14日募集期内,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超过了20万户,募集期间有效认购份额约为99.07亿份。

Wind数据显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2022年四季度末的基金规模为98.47亿元;截至2月3日,该基金A份额、C份额的单位净值分别为1.0698元、1.0686元,成立以来的总回报率分别为6.98%、6.86%。

回顾此前的建仓经历,赵诣表示,由于产品发行之后,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又缺乏安全垫,所以在初期相对比较谨慎;2022年11月初经过一轮调整之后,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性价比较高的公司,虽然组合的安全垫不是特别够,但还是加快了建仓速度。

根据此前披露的2022年四季报,该基金2022年四季度末的股票仓位为67.24%,达到了其招募说明书中“股票资产(含存托凭证)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的仓位要求。组合整体持仓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以消费、医药、港股为辅,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宁德时代、应流股份、恩捷股份、立讯精密、隆基绿能、三花智控、天赐材料、科达利、TCL中环、金博股份,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合计约47.54%。

图片来源: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2022年第4季度报告

“整体上,我们主要从三个方向去选择公司:一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具备全球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很多新能源企业已经成为全球龙头;二是自主可控环节,比如电子、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在全球市场份额较低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可控可以实现份额提升;三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积极变化,很多企业也迎来了经营效率的拐点,消费、医疗、受流动性影响的港股都有较好的机会。”赵诣表示。

重点关注“增量”方向

展望2023年,赵诣从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三个角度进行了剖析。在赵诣看来,今年资本市场的整体投资机会大于风险,权益类资产或将进入“蜜月期”。

“基本面角度,消费、供应链、商业交流等疫情受损领域回归有序,随着市场需求上升,企业从价格和订单上将带来更多信心;资金面角度,居民储蓄规模庞大,未来抗通胀配置需求持续旺盛;情绪面角度,市场当前依然处在快速轮动的阶段,投资者情绪尚处于局势明朗前的低迷期,行业配置均衡、资产配置稳健或能更好应对当下的市场环境。”赵诣表示。

在行业配置层面,赵诣更加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大制造方向,包括新能源、5G应用技术进步带来的需求提升,以及以航空发动机、半导体为主的高端制造业;二是大消费方向,包括此前受抑制的消费、出行以及医疗药品需求逐步回归正常所带来的困境反转机会。

对于新能源行业,赵诣认为目前其处于资金面相对较好、股价调整比较多、估值比较便宜的阶段。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分化,赵诣更加关注其中的四类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且进入壁垒较高;具备规模效应,同时扩产周期较长;过去并不纯粹由价格因素主导,而是更多赚“量”的钱,光伏、电动车、电动车的中游锂电环节、储能等领域中符合标的较多;具备成本优势,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近期,硅料价格下跌带动全产业链的产品都处于下降状态,进而刺激下游需求的放大;锂价持平甚至开始下降,带动了中游电池以及下游整车的价格传导,最后出现整车通过降价来刺激需求的局面。”在此阶段,赵诣比较希望选择具备壁垒和竞争格局的环节,而整车企业尤其要看品牌,投资者会被品牌所吸引而买单。

此外,在后疫情时代,赵诣认为消费、医药等领域的部分企业也存在机会。防疫政策优化后,过去受到影响的一些企业经营情况出现了较大反转,并且去年下半年这些企业的股价都进行了较大调整,意味着出现了较大的机会或者风险得到了较快的释放。并且,随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北向资金的流入速度加快,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国内消费、医药以及港股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也会带来较好的表现。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