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鳄操盘,600亿大润发加速调改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作者:史川轩2025-11-14 16:09

资本大鳄下场商超,首份成绩单报亏。

11月12日早上,高鑫零售召开投资者会议,通报4-9月经营业绩。德弘资本联合创始人、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华裕能表示,将加速推进调改,且强调会继续开新店。

“我们一定要再继续开店,我不相信一个核心的生意会是天天关店,相信发展是硬道理。”据报道,华裕能在开场时如此表态。

华的团队,年初斥资131亿港元,从阿里购得高鑫零售的控股权,开始运营大润发。

其在11日晚刚发布中期业绩,经营形势严峻。

4-9月,高鑫核心的卖货营收为290.8亿元,减少41亿元,减幅高达12.4%,平均客单价下滑,同店销售也下跌11.7%。

德弘接手的6个月,亏掉1.23亿元,去年同期则净赚2个亿。按当前状态,预估其2026财年营收在600亿元左右。

稍感安慰的是,其线上订单量增加约7.4%,B2C业务的每店日均订单量超过1200单。

“面对市场挑战,本集团始终主动求变、积极破局。”高鑫零售CEO沈辉在报告中提到。

德弘和沈辉,已为高鑫规划未来三年的路线图:以“健康商品+快乐体验+贴心服务”为基石,为3公里全客群打造体验与效率并重的零售模式。

其变革举措在于,继续深耕“菜篮子”心智,强化生鲜差异化建设,精简商品,建立高效供应链等。

9月,高鑫启动自营猪肉全国联合采购专案,以“源头直采+头部聚焦”模式,建立与上游厂商的深度合作机制,以量换价。据称单此品类,9月至10月的毛利增长已超千万元。

同时,沈辉团队开始打造自有品牌商品,落地“1+1双品牌矩阵”。

其中,“超省”系列聚焦性价比,“润发甄选”系列则匹配消费者“高品质与市井价格兼具、健康与口感并重”的需求。

财报披露,双品牌已推出逾500支商品,覆盖50多个品类,9月业绩贡献逾2%。

截至9月,德弘治下的高鑫,共有462家大卖场、32家中型超市以及七家M会员店。

管理层准备构建“大超+中超+前置仓+会员店”多业态组合,以大超为核心,积极发展中超和前置仓业务,且通过“一店一方案”推进门店调改。华裕能透露,预计3年内完成500家门店调改。

同时,团队已启动前置仓专案,复用大超“一盘货”资源与线上运营能力,以低成本建仓。

截至9月,上海、江阴、济南等五地建成前置仓,单仓平均面积约500平方米,日均销售额约5万元。前置仓依托大超资源,管理层计划,三年内将线上占比提升至40%~50%。

目前,高鑫仍有净现金119.58亿元。《21CBR》记者注意到,高鑫拥有庞大固定资产,投资物业、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总额高达236亿元,其6个月租金收入即达14亿元。

这意味着,其拥有雄厚的财力,可从容推进其改革。

沈辉在业绩报告中称,期望各种变革成果能形成有效关联,积点成面,汇聚成系统性能力提升,推动整体表现实现质的飞跃。

华裕能则安慰投资者,连同控制成本及人的管理后,三年后会有不错的现金流,可进行持续分红。

中期业绩出来后,瑞银将高鑫目标价从2.7港元下调到2.4港元,仍然维持买入评级。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