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一季度销售业绩披露揭榜,保利发展、绿城中国、华润置地位居前三。当下热销项目多数集中于一二线热点城市及核心区域,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判断,短期核心城市成交量有望继续修复。
TOP10揭晓
中指研究院3月31日发布《2025年1-3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显示,2025年1—3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8101.0亿元,同比下降9.8%。3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0.6%。
从企业角度,保利发展、绿城中国、华润置地位居销售前三,销售额分别为630亿元、523亿元、512亿元。与1—2月情况相比,绿城中国销售额突增约300亿元,由销售榜第四位升至第二位。
销售额TOP10的销售额金额门槛为230亿元,按销售规模排名第四至十位分别为,中海地产、招商蛇口、万科、建发房产、越秀地产、华发股份、滨江集团;与上年同期相比,万科由第三位下降至第六位。
进一步统计显示,2025年1—3月,各阵营房企销售额均有下降。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下滑幅度最小,显示集中度提升趋势,具体金额较上年下降7.2%达398.1亿元;TOP51-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3.2亿元,同比下降12.5%。与之相对应的是百亿以上销售规模阵营17家,也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
核心城市成交或继续修复
不过应看到,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量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修复态势,二手房成交实现明显增长,市场“止跌回稳”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一季度,多项目热销甚至出现“日光”,也是市场提振的良好信号,当前热销项目多数集中于一二线热点城市及核心区域。
“高能级城市政策优化力度不断加大,广州全面取消限购,北京、上海、深圳对限购、限贷政策进行了多轮优化放松,核心二线城市限购、限贷政策全面放开,政策利好之下,加之近两年多个城市推出了一批地理位置优越、配套完善的优质地块,房企在拿地后尽快推动项目开盘入市,抓住政策机遇期快速去化。”刘水分析道。
除了销售表现亮眼,一二线热点城市土拍市场也不断升温,一季度,北京、杭州、成都等地成交楼面价均创新高。成都在一个月内两次刷新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最高纪录:3月11日,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铜牌村9组、10组地块成交楼面价31700元/平方米。3月27日,成都金融城三期H10地块被建发以高溢价率106%获取,成交楼面价达41200元/平方米。
分析人士表示,核心城市多宗地块成交楼面价迭创新高,折射出房企对核心城市新房市场销售回稳的看好,补仓意愿较高,同时房企年初拿地能够在当年进入销售阶段,有助于回笼资金,提升周转效率。
展望后市,刘水判断随着各项政策落实将加快,预计短期核心城市成交量有望继续修复,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市场有望率先“止跌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