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可川科技专注功能型器件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形成电池类功能性器件、结构类功能性器件和光学类功能器件三大业务板块,相互协同发展。电池类功能型器件精准卡位新能源动力电池赛道,宁德时代是公司第一大客户。
2、可川科技业绩稳健增长,2019-2021年,可川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5.60亿元、7.50亿元,增速分别为19.58%、16.83%、33.99%;其中,新能源动力电池功能性器件增速显著,近三年复合增速达57.50%。
3、技术复杂,囊括材料复合、模具开发、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可川科技面对消费电子领域和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高速升级迭代,具备深度参与客户产品前端研发设计、快速交付产品以及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的能力,形成厚实技术壁垒。
苏州可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可川科技,证券代码:603052)专注电池类功能性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公司的研发设计、生产工艺、客户积累、行业理解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综合竞争力较强,品牌形象良好。
可川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业内少数同时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动力电池功能性器件细分领域的企业。经过十年发展,公司持续参与引领行业趋势的新品开发设计、满足下游客户新需求,生产工艺、研发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公司开拓多个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池头部客户,包括ATL、联宝电子、春秋电子、英力股份、蓝思科技、宁德时代、瑞浦能源等知名制造服务商、组件生产商,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联想、三星、华为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和北汽、上汽、宝马、蔚来、特斯拉等知名新能源车品牌。
产品线横向延伸 挺进新能源赛道
经过技术解列和下游应用领域拓展,可川科技逐渐形成电池类功能性器件、结构类功能性器件和光学类功能器件业务,三大板块协同并进,共同驱动公司成长。
电池类功能性器件主要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车电池电芯及电池包提供内外部绝缘、保护、固定、粘贴、缓冲等功能的器件。可川科技成立时适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崛起,公司把握消费电子成长机遇,瞄准高精度电池类功能性器件赛道,开发绝缘等功能性器件产品,获得业内广泛好评。
同时,基于对新能源行业前景判断以及长时间市场调研,可川科技紧抓新能源动力电池发展机遇,通过深挖锂电池设计和技术共性,开发全品种、高品控的动力电池类功能性器件,逐步渗透新能源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结构类功能性器件是笔记本电脑的重要零组件,可实现外部塑形、支撑以及内部保护、导电导热、粘贴、缓冲等功能需求。可川科技依托3C类客户资源,进军结构类功能性器件领域,开发出涵盖笔记本电脑内外部的全系列产品,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另外,公司不断拓宽品类,依托现有技术优势延伸至光学类功能性器件领域,未来有望成为利润新增点。
两大主力板块业务高速发展 新能源客户份额持续提升
凭借不断扩宽的产品线和持续优化的产品结构,可川科技合作的业内优质企业日益增多,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业绩增长愈发稳健。
2019-2021年,可川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5.6亿元、7.5亿元,增速分别为19.58%、16.83%、33.99%;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0.73亿元、0.83亿元、1.05亿元。据招股书,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2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元,业绩增长趋势良好。
分产品来看,电池类和结构类功能件贡献绝大部分营收。2021年,电池类、结构类、光学类功能性器件销售收入分别为4.69亿元、2.54亿元、0.2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62.70%、33.91%、3.39%。
近年来,可川科技两大主力板块业务开展顺利,电池类功能件方面,在消费电子市场可观的市场容量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景气的驱动下,2019-2021年,电池类功能件销售收入分别为2.82亿元、3.12亿元、4.69亿元,复合增速达28.86%;结构类功能件方面,由于疫情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等因素,笔电市场迎来爆发需求,对结构类功能件采购相应增加,2019-2021年,结构类功能件销售收入分别为1.68亿元、2.25亿元、2.54亿元,复合增速达22.99%。
从下游客户营收占比看,近年来可川科技前五大客户份额逐渐集中。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宁德时代跃居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客户结构逐渐向新能源集中。2019年,公司对宁德时代销售额为6,436.31万元,占总销售额比例的13.48%;而在2021年,宁德时代销售额增长至16,382.00万元,同比增长122.18%,占总销售额比例21.90%。未来随着宁德时代经营规模增长,有望持续带动可川科技新能源业务量。同时,消费电子客户份额呈现集中态势,TOP5的其余四席ATL、联宝电子、春秋电子、英力股份在2021年销售收入占总比42.67%。
客户集中度的提升与可川科技服务优质大客户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大客户除提供稳定订单、提升品牌知名度外,更重要的是在合作期间能让公司接触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及产品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供应商的研发设计能力,从而推动公司完成自我成长。此外,下游客户普遍采用严格的供应商准入,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响应速度快的生产商将获得更多优质客户资源,推动行业向专业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技术引领行业
经过与大客户的长期合作,可川科技深度受益。创新研发能力及产品设计能力日益提升,技术水平位居行业领先。
据了解,功能性器件是集材料复合、模具设计、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产品,生产环节复杂,技术门槛较高。据了解,3C产品升级迭代速度快,市场内大部分智能手机每半年换代一次,笔记本电脑每年换代一次,对功能件厂商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要求极高,不仅在质量上要满足高精度、安全的要求,还需保证快速开发、交付。同时,随着消费电子升级迭代,定制化、异形化、高精密度、多功能复合等需求增加,对生产商在产品设计、材料复合、加工精度、工艺开发、质量稳定性上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形成厚实行业壁垒。
具体来看,电池类功能性器件需同时满足绝缘、保护、缓冲等功能,对质量、安全性要求高。特别是使用柔性材料的功能件,需要企业在材料复合、模具设计、加工等环节给予配合。
材料方面,可川科技可根据客户不同产品特点,对离型材料和粘性材料粘黏性配比、涂布层色差、原膜类材料微米级别厚度等参数进行设定及搭配,并在材料多层贴合时保证材料复合的一致性及良率。
模具方面,公司核心产品采用自研模具生产加工,精度、冲压速度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深加工方面,公司依靠多年在消费电子电池功能性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掌握了精密功能性器件加工制造的完整工艺链条与多项核心技术,积累丰富工艺流程改进和自动化作业经验,特别是在高精度加工方面,可川科技可在匹配产品高精度参数的同时,满足客户对无切痕、异型等严苛要求,并实现批量化稳定生产。
招股书显示,可川科技研发支出逐年提升,公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发创新,紧跟市场趋势,同步提高自身研发工艺,根据客户需求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创新,产品竞争力提升迅速。公司与下游客户及高校达成研发合作,日后可形成稳定的专利来源。同时,公司重视对技术人才培养,建立一支从核心技术人员到产线技术骨干、优秀员工的人才梯队。未来,这些技术优势有望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客户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占率和品牌知名度。
下游出货量提升 功能件市场空间持续扩张
功能件的质量决定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车的性能和安全性,随着新能源车、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产销火爆,功能件需求将迎来爆发,可川科技或可享受行业红利,驶入成长快车道。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以中国市场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使得新能源动力电池超越消费电子电池和工业储能电池,成为锂离子电池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根据GGII的统计,中国2016至2021年新能源动力锂电池产量由30.8Gwh增加至220Gwh;同时,2022年1-7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134.3GWh, 同比增长110.6%。未来在“双碳”指引下,新能源车发展的确定性极高,动力电池增量将持续带动功能件需求增长。
2011年-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由4.95亿台增长至13.58亿台,年复合增长率约10.62%。5G时代的到来为智能手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根据Canalys预测,2019年至2023年5G手机渗透率将由1%提升至69%,5G换机潮势必大幅带动功能件需求。精密功能件作为消费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终端升级有望提升其价值。华创证券研报显示,智能终端逐步向轻薄化、便携化和高性能方向发展,对产品内部组件的散热性、可靠性和耐疲劳性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5G背景下,智能手机的传输速率、频率、信号强度等对功能件性能要求提升。高性能功能件单品价值量被带动,同时具备先进产品设计、成熟生产工艺和优质材料技术公司的优势和价值也将逐渐突显。
笔记本电脑正向商务化、便携化、专业化方向转型,为满足层出不穷的消费需求和应用场景,笔电产品系列越来越多,市场细分越来越明确,导致笔电迭代周期进一步缩短,潜在的更换需求进一步加大。自2019年以来,笔电出货量恢复增长,特别是新冠疫情导致居家办公与在线教育需求爆发,促使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逆势回升。IDC数据显示,近三年联想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行业首位,分别实现笔记本电脑出货64.8百万台、72.7百万台及81.9百万台。
聚焦功能件生产研发 募投打开成长空间
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车行业作为国家大力发展和着重培育的战略新兴支柱行业一直保持高增速,上游配套供应商与下游应用企业紧密相连,下游旺盛需求不断催动上游扩产。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功能件精密程度、品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锂电池的安全性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行业痛点,进一步催生了功能件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IPO,可川科技拟发行A股1720万股,募资约6亿元用于“功能性元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据招股书,功能性元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44,450.27万元,建设周期为2年,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公司预计新增产品生产规模约156,400万片/年。功能件生产基地投产后将扩大现有产能,提高工厂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降本增效提振业绩。
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6,060.19万元,建设周期为2年。该项目不对业绩产生直接影响,但可以引进优秀研发人才,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盈利预测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0亿元,归母净利润0.78亿元。根据公司历年营收、净利润增速情况,以及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公司2022年1-9月营业收入实现6.04-6.44亿元,归母净利润1.04-1.09亿元。
(CIS)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