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格力电器在董明珠这个超级IP带动下,玩转粉丝经济颇有成效。但随着企业舆论热度的不断提高,过高的关注度也引来更高的预期和不少非议。
近期,一周三度成为舆论焦点的格力电器,就引发了舆论的不少争议。
4月14日,格力电器发布2019 年度及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
数据显示,格力电器2019年总营收为2005.08亿元,同比增长0.24%;净利润为246.72亿元,同比下降5.84%。不过一季度业绩预计盈利13.3亿元–17.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0%-77%。
4月12日,格力电器发布回购公告。
拟以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含)的资金总额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70元/股。
4月10日,格力电器在与奥克斯的空调行业“场外对决”中获得胜利。
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一案,作出“责令改正”和“处罚款十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决定。
这件昔日在舆论场上引发轩然大波的空调行业举报事件,在能效虚标“坐实”之后,以格力电器的胜利告终。
4月14日晚间,董明珠在央视财经《对话》上“仅二月销售额就减少了200亿”的发言,将格力电器的舆情热度推向新高。
一周内三度成为舆论焦点,虽然并非是格力电器有意而为之,但部分舆论还是将格力电器的部分回应举动解读为作秀进而引发争议。
业绩的大跌,是本次舆论反转的关键点。甚至也有网友将董明珠在去年8月份接受采访时“格力绝不爆雷”的回答进行调侃。
也有舆论提出质疑,称为何去年四季度在并未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利润跌幅依然接近50%?
知名财经大V@招财大牛猫表示:单单把四季度的拎出来,净利润24.8亿,相比起2018年四季度的50.8亿,同比下跌了51%。这个数据才真正让人陷入沉思,因为2019年底没有疫情。
不仅如此,大跌的业绩数据也引发了舆论对公司此前回购动作的质疑。
“30-60亿的回购,是否纯粹为了对冲业绩利空?”成为越来越多舆论争论的话题。两天前,铺天盖地的“最壕”、“历史首次”、“稳定信心”等惊叹评论遭到反转。
作为家电板块备受瞩目的龙头公司,以往并不热衷于通过回购方式向市场释放信心,此番“破例“操作自然引发舆论一片喧哗。
雪球网友@仓都加满表示,A股上市公司用到回购,来维持股价的,结果往往都不那么好,并结合东阿阿胶和中国平安在去年回购时点的股价和目前股价对比,同时也质疑回购是否会影响后期的分红水平。
除了回购和业绩大跌,行业存量博弈下对阵奥克斯的“举报”之战获胜,也被舆论解读为空调销量下行压力加剧的同业竞争恶化。
在全球备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上下游供应商以及公司本身的生产流程难免不受影响,住宅销售整体下滑以及商业地产受疫情冲击较大让空调销售市场近乎冻结,随之而来的还有经销商库存负担,资金压力普遍较重等各方面压力。
其实,无论是60亿的天量回购,还是一季度业绩大跌70%。客观而论,格力电器的操作也算是情有可原,然而引发的负面舆论反馈多少还是有点令人出乎意料。
从舆论管理的角度,或许是格力电器逐步提高的舆论声量下带来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互联网的“放大效应”放大的不仅仅是正向的美誉度,同时也可能放大负面的舆论情绪。(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