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股市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股市动态

首批新三板基金获批两年 平均收益接近8%

2022-06-06 07:53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 2022-06-06 07:53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首批可投向新三板精选层的公募基金(简称“新三板基金”)获批两年,截至今年6月2日,首批6只新三板基金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接近8%。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北交所系统性财富效应有限,成交活跃度远不及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司,基金经理需要自下而上深挖专精特新优质公司,同时通过分散投资降低组合净值大幅波动的风险。

首批新三板基金业绩分化

对北交所股票配置比例不高

2020年6月3日,南方创新精选一年定开混合、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开混合、汇添富创新增长一年定开混合、招商成长精选一年定开混合、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定开混合和万家鑫动力月月购一年滚动等6只新三板基金获批。运作两年来,首批新三板基金业绩出现较大分化。表现最好的基金成立以来斩获31.15%的收益率,最差的成立以来净值下跌10%。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6只新三板基金,对精选层及北交所公司的配置比例都不高。

招商成长精选一年定开基金经理万亿分析,首批新三板基金投资北交所上市公司较少,原因之一是之前精选层流动性存在不确定性,而首批新三板基金多为一年定开型,规模也都不小,对持有个股的期限和流动性有一定要求,大部分产品主要是战略配售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参与较少。

“其二,首批新三板基金立足于成长股的投资,可选择范围较广。在研究精力的分配上,对北交所个股的覆盖面有一定不足。”万亿补充说。

中长期前景明朗

应重视流动性风险

对于北交所的投资前景,受访公募投研人士相对乐观。

南方基金北交所精选基金经理雷嘉源介绍,公募参与新三板精选层投资以及后来平移后北交所股票投资已近两年。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静态扣非市盈率中位数在22倍左右,相对合理;2021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68.9亿元,净利润7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和23.8%。整体来看,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估值合理,业绩增长稳健,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

雷嘉源进一步表示,虽然整体业绩增长态势良好,但是北交所上市公司呈现较为明显的头部效应,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中位数仅有3.3%,低于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整体水平,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增长受头部龙头公司的拉动作用较大,而规模较小公司的业绩增长相对乏力;而同时,股票的流动性水平也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万亿表示,北交所的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战场,有很多专精特新特色公司。基金公司对北交所个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北交所尚未体现出高于其他板块的系统性财富效应,市场关注度有限,流动性风险仍然突出。而且,中小企业自身盈利存在不确定性,个股的波动相对较大。

就产品的投资策略而言,万亿直言将维持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继续耐心做好研究,深挖个股,提高对于市场短期流动性和企业盈利波动的容忍度,力争把握专精特新公司在成长过程中的长期投资机会。

一位北交所相关投研人士指出,精选层公司是我国专精特新类公司的代表,而去年11月北交所设立,给精选层公司提供直接挂牌上市的渠道,显示政策对专精特新的大力支持,投资精选层中长期前景明朗。“但目前北交所开户的门槛依然较高,成交活跃度相比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司远远不够。另外,投行机构对于精选层公司的覆盖也不充分,后续需要更多的政策引导,吸引鼓励各方金融机构关注精选层的优质公司。我们将通过新能源、半导体、智能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延伸的方式,挖掘更多精选层优质且价值未被充分发现的公司,同时,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降低组合净值大幅波动的风险。”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