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取消加征关税利人利己

2022-03-26 01:32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池北源
证券时报网 池北源 2022-03-26 01:32

证券时报记者 池北源

当地时间3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重新豁免对352项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我国资本市场的小家电、跨境电商板块立即上涨起来,这项政策为中国制造业带来好处,也会为美国消费者带来福音。

大规模对中国产品设置关税可以追溯到特朗普任总统时期。特朗普希望制造业回流,对中国产品施加关税,意图降低中国商品竞争力。但最终发现,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行为只是增加了美国消费者负担而已,也影响到美国商界利益。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并没有减少,反而因为我国国内控制疫情得当,转移到海外更便宜区域的制造业有重回中国国内的趋势。出口成为去年拉动国内经济的突出力量。

去年年底,USTR就是否恢复对549项中国制商品的关税豁免征求公众意见,此次公布的豁免清单涉及其中352项,豁免追溯至2021年10月12日,并将持续到2022年12月31日。从2021年10月12日到目前,相关已交税品类将获得关税返还,且到今年末将不再加征关税。本次豁免清单包括小家电品类。比如扫地机、吸尘器、空气净化器、空气炸锅、暖风机等,Vesync、JS环球生活、石头科技科沃斯比依股份,还有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将受益。以Vesync为例,该公司自2018年起空气炸锅、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相继被加征关税,关税豁免期间公司分别于2019年、2020年取得230万美元、10万美元关税退税。由于2020年底关税豁免政策到期,公司2021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下滑3.4个百分点到44.4%。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并没有削减中国制造业地位。我国产品之所以能保持强大竞争力,是因为我国有完整产业链,基础设施齐备,国内政策相对稳定,设计制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依然有相对便宜的劳动力,有强大的基础层后,孵化出一个产业相对简单容易。我国产品价格依然远远低于全球,即使提高关税后,也很少遭遇对手,美国消费者只能加价购买,美国消费者利益受损,只不过关税转移到美国政府而已。

中国企业之所以能以低价出口还能维持盈利,是因为中国企业一贯竞争激烈,血拼成本,观察者经常以此诟病国内企业,认为国内一旦有什么赚钱,就一起上产能,导致行业从蓝海迅速变成红海。这跟我国人口规模庞大有关,跟我国想当企业家的群体大有关,这也造就我国企业能细扣成本,提升各种能力,以求能在红海中拼杀出来。中国企业出口到海外时,本身就竞争激烈,可以做到特别便宜,在国际上就罕见竞争对手,将海外对手甩在身后。即使加征关税后,依然可以保持了竞争力。加征关税是对中国所有企业加征,相当于所有中国企业在美国销售价格同时提高,并不会削弱部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对中国而言,维持相对稳定的外贸环境非常重要,中国相当大一部分进口和出口有关,有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本身就是为了出口,中国有庞大的劳动力依靠出口维持生计,有庞大的企业在做出口生意,GDP中的相当一部分由出口拉动和贡献。近年来跨境电商异军突起,聪明的中国商人将中国商品直接卖给海外消费者。假以时日,这部分产业必将更加壮大。

美国有强大的服务业,站在全球产业链的顶端,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很早就将服装等竞争优势相对不足的产业转移出去,这是美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自我调节,发展中国家不过是承接了这些转移而已,我国出口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产品到美国,属于彼此获益。关税是人为设置贸易壁垒,要想经济全球化,想让彼此国民受益,关税壁垒应该越低越好,希望美国能有更多关税豁免,减少人为关税壁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