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机会挖掘】可降解材料产业迎重大发展机遇 产业链股望受益

2021-05-26 09:09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吴永芳
证券时报网 吴永芳 2021-05-26 09:09

据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相关人士近日在河南濮阳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透露,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动方案》。

上述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塑料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我国可降解材料产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希望行业企业能够更加重视科技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行业发展形势分析,避免盲目投资、过度投资。

2020年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继2008年限塑令以来再一次加大力度整治塑料污染问题,市场称之“禁塑令”。《意见》明确在2020、2022和2025年分步实现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递塑料包装等的限制使用,政策整体指引围绕“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核心思路展开。华创证券认为,塑料制品需求相对刚性,短期亦无其他便利性替代用品,完全禁用难度较大,这便意味着部分传统塑料的需求部分将向可降解塑料转移。随着各省出台措施推行限塑,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释放有望加速。

据统计,目前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规模约99.6万吨/年,其中有48万吨在中国,产能普遍规模较小且集中度低,PLA和PBAT单线产能最大仅15万吨/年(美国Nature Works)和10万吨/年(意大利Novamont)。目前全球产能在加速扩张,在建工程共计138.1万吨/年,其中对大部分来自中国(128.7万吨/年)。目前中国现有及在建产能合计约176.7万吨,但中国新限塑政策推行释放的可降解塑料需求将有望达到270万吨,若需求达到预期,供给端缺口仍在93万吨以上。

华西证券表示,目前主流可降解塑料主要原材料为PLA和PBAT。PLA技术壁垒高,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将充分受益于需求增长带来的红利,PBAT现有产能不多,但未来预计新增年产能超过700万吨,红海掘金,产业配套及成本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短期内,在可降解塑料需求快速提升的情况下,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将保持,拥有可降解塑料原材料产能的生产企业仍将受益。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金发科技恒力石化万华化学彤程新材瑞丰高材莫高股份道恩股份东华科技金丹科技等。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点击排行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