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氢能产业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标准对氢能产业发展的规范和引领作用,近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简称《指南》)。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业内人士表示,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对促进科技进步、拓展应用领域、保障安全运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系统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有助于推动氢能产业技术进步、拓展应用领域、保障安全运营,加速氢能产业化进程,避免盲目投资,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受此消息影响,氢能概念股尾盘异动。截至8日收盘,京城股份、致远新能涨停;蜀道装备、厚普股份等大幅拉升。
系统构建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指南》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五个子体系,按照技术、设备、系统、安全、检测等进一步分解,形成了20个二级子体系、69个三级子体系。
《指南》提出了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在基础与安全方面,主要包括术语、图形符号、氢能综合评价、氢品质、通用件等基础共性标准以及氢安全基本要求、临氢材料、氢密封、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氢安全通用标准,是氢能供应与氢能应用标准的基础支撑;在氢制备方面,主要包括氢分离与提纯、水电解制氢、光解水制氢等方面的标准,推动绿色低碳氢来源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在氢储存和输运方面,主要包括氢气压缩、氢液化、氢气与天然气掺混、固态储氢材料等氢储运基本要求,容器、气瓶、管道等氢储运设备以及氢储存输运系统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安全、高效氢储运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在氢加注方面,主要包括加氢站设备、系统和运行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加氢站安全、可靠、高效发展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在氢能应用方面,主要包括燃料电池、氢内燃机、氢气锅炉、氢燃气轮机等氢能转换利用设备与零部件以及交通、储能、发电核工业领域氢能应用等方面的标准,推动氢能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安全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指南》明确了近三年国内国际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部署了核心标准研制行动和国际标准化提升行动等“两大行动”,提出了组织实施的有关措施。
加速氢能产业化进程
业内人士表示,标准是氢能产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石,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对促进科技进步、拓展应用领域、保障安全运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肯定的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步伐正不断加快。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共有加氢站385座。其中,在营加氢站280座。新增加氢站数量、在营加氢站数量及加氢站总数这三个指标都位居全球第一。
不过,在氢能产业化进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如氢能安全问题关注度高、氢能行业标准体系亟待完善、氢能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关键技术水平不高、产业链缺乏经济性、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慢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氢能是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尽管氢能领域投资热情高涨,但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部门联合印发《指南》的意义在于,通过系统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有助于推动氢能产业整体的研发和技术进步,为今后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做好准备,避免盲目投资,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林伯强认为。
林伯强表示,目前,我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正在不断推进,风电光伏从西部运输到东部,需要特高压和储能。氢能将成为风电光伏从西部运输到东部的一条重要通道。“眼下电网建设速度可能跟不上新一轮大基地风电光伏电源建设速度,大规模‘弃风’‘弃光’现象仍有可能发生。这就要求绿氢的发展速度要紧跟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通过大规模制氢将多余的风电光伏储存运输,以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同时实现氢能跨时空的灵活使用。”
相关产业链受关注
申万宏源研报表示,目前,我国全方位发展氢能产业链,并且将大力突破上游“制-储-运-加”环节,未来将使得上游环节成本大幅下降,有助于氢能源下游产品应用普及。根据该机构测算,在中性条件下,到2030年我国“制-储-运-加”领域的市场空间将达到3700亿元左右。
华安证券认为,氢能市场放量增长,储运市场有望率先受益。建议关注液氢储运产业链的上市公司。
中信建投认为,氢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利用非化石能源电力、提升电气化率方面具备广阔应用潜力,是电力的重要补充。从现状到“达峰”到“净零”,氢的利用规模有望实现3倍以上的增长,接近每年1亿吨。
中信建投表示,在产业发展仍处于导入期时,政策扶持力度和节奏非常关键。在竞争格局远未明朗的当下,考虑到产业发展政策对技术进步的高度需求与直接推动作用,建议关注技术优势相对明显的公司。同时,考虑到未来可再生能源制氢是氢生产的主流技术路线,建议关注光伏、风电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头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