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的热情依然不减。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17日,年内上市公司购买信托产品金额合计约186亿元。从购买的信托产品来看,大多为固收类产品。
迪阿股份日前公告,公司斥资5000万元购买华鑫信托·信益嘉6号集合信托,斥资1亿元购买平安信托周周成长债券投资集合信托,斥资1亿元购买粤财信托·随鑫益10号集合信托。
上述三个产品均为固定收益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25%至4.7%。其中,公司购买的华鑫信托产品时限为一年,平安信托的产品每周滚存,而粤财信托的产品时限为187天。
记者注意到,部分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较高。如微光股份3月购买的多只中融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均超过5%。其中,中融-圆融1号集合信托计划为固定收益型,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6%;中融-庚泽1号集合信托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3%。
部分公司已收回信托产品本金及收益。3月24日,江苏吴中发布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赎回的公告。公告显示, 3月7日至3月23日期间,公司赎回7笔信托理财产品,收回本金共计1.7亿元,并取得累计收益274.81万元,该信托年化收益率为6.2814%。
当然,也有少数上市公司购买信托踩雷。如恒银信托4月中旬披露其购买的两款逾期兑付信托计划进展,两项信托计划金额合计1.85亿元,预计收益金额达2925万元。然而,两笔信托逾期近半年,恒银科技仍未收回近2亿元本金及投资收益。
“信托产品在安全性、收益性、期限多样性、产品设计灵活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满足上市公司多方面需求,这也是上市公司青睐的主要原因。”深圳一家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在银行等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部分预期收益较高的信托固收类产品自然就会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不过,购买信托产品并非稳赚不赔,一旦投资标的出现重大资金危机,产品将有可能出现违约。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在不影响主业发展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可以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信托等理财产品,但若大量用于投资理财,不仅会给外界造成不务正业的印象,也会影响其经营稳定性及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