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政策密集出台 香港全力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霞昌 罗曼2023-04-06 11:34

近期欧美多家银行爆发流动性危机,但香港市场并无受到明显负面影响,更有传闻千亿美元从全球转移到香港。香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财富管理机构的焦点。不论在政府层面,还是金融机构,都对香港成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充满渴望。

港府高官明确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欧美爆发的银行系金融危机对香港资本市场影响有限,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香港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中体现出独有的韧性和稳健性。在全球重新审视自己的金融系统风险的同时,或许对于香港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打造香港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枢纽,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近年来,香港的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私人财富管理行业的竞争力及规模跻身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前列,并成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行业。据证券时报记者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香港总财富管理资产规模超46000亿美元(约人32.2万亿元),是其GDP的13倍左右。

为进一步展示香港作为世界领先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枢纽的吸引力及长远前景,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也将是实现该行业增长目标的关键。3月24日特区政府发布《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推出八项措施,为家族财富拥有者落户香港提供更有利的配套和服务。

而巩固独特优势,不能只看香港本身,更要从国家发展的全局高度来考虑、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一日千里,既是内地最具经济活力季庞大商机的区域,也是香港能够吸引外资到来的重要诱因。

家族办公室聚集 乘数效应凸显

“现代意义的财富管理,通常认为发端于欧洲。16世纪时,瑞士日内瓦出现了第一批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私人银行家。19世纪中后期,以花旗银行、JP摩根为代表的私人银行开始向这些富豪提供各项财富管理服务。1882年,约翰·洛克菲成立了家族办公室,通过家族办公室对家族事务和传承进行管理的模式由此兴起,并在亚洲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尤其是中国香港地区。”香港某知名家族办公室决策人古欧龙(化名)向证券时报记者娓娓道来香港财富管理中心的崛起历史。

在过去20年里,亚洲是全球家庭累计财富增长最迅速的地区。许正宇向记者表示,“就全世界来看,香港应该是超高净值人士最多的地区,超过16000个,如果加上大湾区这个数字可能会更多。”

根据瑞银提供的数据,中国市场亿万富豪财富在过去10年录得近9倍增长,已经超越欧美发达经济体成为富人主要诞生地。

而家族办公室作为财富管理的最高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超高净值人群的青睐。古欧龙称,因为家族办公室业务能够发挥巨大的乘数效应,将资金引导至首次公开招股市场、股权投资和私人慈善事业等,为金融服务业创造更多商机,令经济整体受惠。

除此之外,家族办公室也是私人财富管理业务中最高端的一环,对整个金融服务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只是因为家族办公室的巨大资产规模极富商业潜力,也是因为家族办公室可彰显出金融中心自身的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根据香港金融发展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新设的家族办公室如落户香港,每年可为本地产生6亿美元(47亿港元)的额外商业开支,以及创造680个专业职位,例如风险管理、法律和会计服务。

而香港为打造“资产与财富管理中心”的招牌做足了准备。

日前,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推出八项措施,为家族财富拥有者落户香港提供更有利的配套和服务,当中包括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提供税务宽减、成立香港财富传承学院、推广机场的艺术品贮存设施、发展香港成慈善中心等。

而家族办公室在考虑落户和管理其投资的地点时,税务待遇往往是影响其决定的重要因素。理想的税制可以保证家族有效地管理其投资和其他事务,支持资产传承,并未家族资产提供良好的治理和保护。

据记者从香港税务局处获悉,目前香港由单一家族办公室在香港管理的家族投资控权工具(FIHVs)将获得利得税豁免。特区政府下一步将会检视现时有关基金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税务局近年来不断审视和推出离岸基金税制优惠,包括豁免私募基金收入缴纳利得税及选定基金工具(即引入有限合伙基金),这些都是部分家族办公室管理资产的常用运作模式。

2021年4月,香港税务局通过了《2021年税务局条例草案(修正案)(附带权益税收优惠)》,该法案规定,在香港缴纳个人所得税和薪俸税的个人和雇员有资格享受附带权益(Carry Interest)免税,即拿到丰厚Carry(私募股权基金的核心激励机制,即利润提成)的VC/PE从业人员可以不用缴税。但享受这一税务豁免的前提是必须在香港提供投资管理服务,且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认证的基金或由政府成立的创科创投基金。

金融机构建言献策 五大战略夯实基础

除了政府部门密集出台支持政策,香港金融机构也对如何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言献策。会员囊括香港主要私人银行的香港私人财富管理公会就在近日发布《香港2035年:全球财富管理中心》报告,提出香港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的五大发展战略,包括成为财富中心、资产中心、科技中心、人才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等。

私人财富管理公会行政委员卢彩云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的地理位置、政治和法律环境、税务优惠、多语言和文化优势以及开放的市场和金融产品,都是香港吸引全球投资者和财富的优势。此外,“背靠内地”则是香港的最大独特优势。国家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成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推动大湾区和“跨境理财通”发展,均有助香港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利保持香港对高净值客户的吸引力。

卢彩云认为,香港作为中国的第一停靠港,将受惠于中国内地财富和经济增长,而凭借全球独有难以取代的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拥有作为通往中国门户的独特地位及享有多项利好国策,香港自然比其他地方更有力打造成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报告所提出的香港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的五大发展战略,首当其冲的是香港应继续夯实财富中心地位,吸引世界各国高净值人士及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赴港簿记及投资。报告建议,未来应持续加强对世界各国、各类财富管理及相关机构(如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大学捐赠基金、公益慈善基金等)精准招商引资,推动内地进一步放宽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投资香港市场的渠道、额度和产品类型,以更积极的作为塑造全球财富的汇聚点。

而在资产中心方面,香港应丰富可投资资产类别并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在传统的财富管理业务之外,报告认为,香港应着力实施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动香港成为财富管理科技枢纽。在人才方面,报告认为,香港应集聚全球财富管理领军人才,吸引各国相关领城高层次人才来港就业创业,增强与内地多层次财富管理人才的交流互通。最后,香港应该发挥全球风险管理中心作用,丰富离岸风险对冲、风险管理工具。同时,香港应深化与内地金融监管合作,完善跨境金融监管框架,共同探索金融新业态监管模式,为国家金融开放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卢彩云认为,五个中心的战略都十分重要,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使香港成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而在实现这五个中心的过程中,相对较大的困难是需要协调不同局方、机构、部门等跨境沟通合作,无论是跨境执业,还是升级跨境理财通,均需要联合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的监管部门和业界机构共同组成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加强三地金融监管交流协调解决跨境金融发展和监管问题,定期监测并评估运行效果,形成对话交流机制。

对于当前香港业界热议的家族办公室,卢彩云认为,随着中国和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家族办公室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香港作为亚洲地区的金融中心,有望吸引更多的家族办公室设立和发展。由于家族办公室通常需要依赖金融机构的服务,如财富管理、风险管理和投资建议。因此家族办公室需求的增加,将吸引更多的经济资源和专业人才进入香港金融市场,而且将促进香港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此外,家族办公室除了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香港市场,帮助香港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能提高香港在全球财富管理和投资领域的声誉,进一步加强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与竞争力。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