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本月6日发生强烈地震,据土耳其和叙利亚的政府及救灾机构公布的数据,强震已造成两国超过2.8万人遇难。
当地时间2月11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迪亚巴克尔省和尚勒乌尔法省地震灾区视察并慰问受灾民众。
他表示,6日土耳其地震的强度和威力是1999年该国马尔马拉地震的3倍。自地震发生以来,政府动员所有国家机构,并动用一切资源来抗震救灾。
他还表示,政府计划重建数十万座建筑物,将在几周内开始采取具体措施。目前所有大学已开展线上授课,大学宿舍被用来安置灾民。除了搭建帐篷营地之外,政府已经开始集装箱改造房的安装工作。
此外,埃尔多安对所有提供援助的国家表示感谢。
被困超130个小时 多名幸存者获救
目前距离强震发生早已超出了72小时黄金救援期。救援人员坦言,在灾区的严寒天气下,救出更多幸存者的希望正在变得渺茫。
不过,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11日,生命的奇迹还在不断上演。
被困130多个小时后,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抱出一名小女孩。随后,她的父亲获救;一名2个月大的婴儿和一位老人被救出,救援现场响起掌声;一名被埋的16岁女孩终于重见天日;一名7岁女孩被救出;一位67岁老人和他的妻子被救出......
惊险一幕 土耳其强震救援人员死里逃生
幸存者不断获救的背后,是大批救援人员在地震灾区一线奋不顾身持续救援。本次土耳其强震导致很多建筑结构受损,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坍塌,在废墟中作业的救援人员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
11日,土耳其哈塔伊省的救援现场就出现惊险一幕。当救援人员试图帮助一处废墟下的幸存者脱困时,建筑物突然发生部分坍塌,碎石瓦砾倾泻而下,一名没来得及逃离的救援队员被埋,好在他随后被队友及时救出,身体并无大碍。
联合国高官称土叙地震为“世纪灾害”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紧急救援协调员马丁·格里菲思11日在土耳其表示,土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是该地区一个世纪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灾害。同日,亚美尼亚和土耳其重开陆路口岸,以方便运送人道救援物资。
格里菲思当天在视察土南部地震重灾区卡赫拉曼马拉什市时说,震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土耳其派遣了应急救援队,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联合国将于12日或13日发布一项明确计划,呼吁进行为期3个月的筹款赈灾行动,为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格里菲思说,此类规模的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二阶段的工作重心通常在医疗方面。“我们非常担心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卫生医疗问题。”
土耳其医学协会11日发表声明提醒地震后警惕传染病流行。声明说,地震导致电力、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损坏,将增加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土耳其位于地震多发带。1999年8月,土中部和西部地区发生7.4级地震,同年11月土西部又发生7.2级地震。两次大地震造成1.8万人丧生;2011年10月,土东部凡省发生7.2级地震,造成644人死亡;2020年10月,土西部爱琴海海域发生6.6级地震,造成116人死亡。
中资企业在行动
土耳其强震发生后,多支来自中国的救援队抵达土耳其各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而在他们身后,也有一支默默无闻的“后援队”,这就是驻土中资企业组成的后勤保障团。为保障救援队的一线工作,他们在背后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成为中国救援力量与土耳其灾区之间的“桥梁”。
为了保障救援队的工作,当地中资企业纷纷行动,每天都会有几辆运载不同物资的车辆,前往各支救援队所在的灾区。往返回来时经常已是深夜,但凌晨开始就要协调下一批物资,第二天再次出发。
土耳其中资企业总商会会长助理沈秦威表示,为他们(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安排航班,安排大巴到阿达纳机场进往灾区,包括我们在一些中国救援队的一些应急物资上,比如说像灾区急需的柴油、汽油、润滑油、机油等急需的一些能源,还有一些柴米油盐。我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主要是做这方面的物资保障。
在地震发生后,灾区救援设备匮乏,尤其是缺乏重型机械,导致不少搜救现场只能依靠人力。一些当地中资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第一时间派出数十台挖掘机等重型设备,以及专业服务工程师,为当地的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加快了救援速度。
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