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而美国、日本预制菜渗透率已达60%以上,中国预制菜市场还有较大的扩容空间。
核心逻辑
1、政策引导持续加强,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预制菜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泛,是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的代表性行业,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转型、消费升级、创业就业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文件,结合当地禀赋优势,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在广东、山东、河南、福建等地,已有省级层面预制菜产业相关的政策意见陆续出台。
2、中国预制食品赛道宽广,BC同步发展。B端餐饮发展趋势与刚性痛点明显,预制菜B端率先发力,切分餐饮上游以千亿规模起步,未来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速。C端面向家庭消费,核心在于便捷性和安全性,具有高频、高客单属性,目前仍是蓝海市场,未来消费量(城镇率提升、家庭小型化等)、客单价(产品结构升级与渠道持续拓展)、消费频次(消费习惯持续培育)、渗透率(预制菜持续导入)均有提升潜力。
3、根据餐宝典的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的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4000亿元。参照2017至2021年期间上市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情况,到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6000至7000亿元,未来三年的年均增长在18%至20%区间。目前预制菜在餐饮业即B端的渗透率仍较低,预制菜在餐饮业的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攀升空间。预制菜在零售市场的发展仍不充分。但是,预制菜对零售市场的渗透逐渐成势:家庭小型化,女性普遍工作,年轻人崇尚“懒宅”等等社会现状,都是预制菜介入个体生活的内驱力。
利好个股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预制菜赛道宽广,SKU覆盖面广、BC同步拓展,短期具有产品持续创新、渠道快速拓展、供应链布局完善等先发优势企业有望尽享行业红利,长期竞争加剧下头部企业通过由点到面构建系统性竞争能力实现长期致胜。建议增持具有明显产品研发及渠道拓展能力的:宝立食品、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味知香等。
中信建投认为,当前,行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前期,短期内行业热度的上升吸引了众多资本和企业的进入,而鉴于行业自身产业链的延展性较强,使得参与者类型众多,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基于各自的禀赋优势,定位于不同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切入市场,特别是在互联网营销日益丰富的背景下,触达消费者的渠道更为多元,众多新兴品牌得以趁势兴起,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从终局视角看,在产品研发、渠道推广、品牌运营等方面具备综合优势的企业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有望从中脱颖而出。推荐关注味知香、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企业。
本文内容精选自以下研报:
中信建投《多地政策相继出台,看好预制菜发展潜力》
国泰君安《预制蓝海,踏浪逐梦—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
中原证券《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对标巨头,产业规模化待提升》
中航证券《预制菜行业专题报告:“疫”涌挡鲜,“预”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