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赵维久:完善首都资本市场生态 推动企业上市步伐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程丹2023-01-10 18:38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赵维久10日在2022年首都资本市场年度大会上表示,北京将以北交所为引领,持续完善首都资本市场生态,增强资本市场活力,更好地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此次大会由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中关村发展集团指导,北京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北京启元资本市场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主办。本次大会是自党的二十大以来,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召开,首都资本市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拓宽境外上市融资渠道,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进一步健全,市场要素更加完备,国际金融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本市场支持。2022年首都资本市场年度大会将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首都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宣鸿表示,为支持科创企业对接境内外资本市场,在市金融局等单位的指导下,集团成立的北京启元资本市场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北京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搭建了企业上市数据服务平台,形成了能深度洞悉客户、业务和管理的企业数字化大脑,用于辅助企业价值评估和经营管理,根据企业上市前不同阶段诉求,为企业链接政策、金融、经营管理等资源。2022年,启元资本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活动51场,参与人次2256人,覆盖企业491家,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案例解析、宣讲政策、行业沙龙等方式,提高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帮助企业学习掌握上市各项规则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融资发展能力,推动企业上市步伐。面对北交所设立的历史性机遇,启元资本推出“北交管家”专项服务,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缺信息、缺人才、缺指导的困境,解决企业在筹备北交所上市过程中面临的自身资本能力不足、证券事务部门待建等痛点。

北京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还发布了2022年首都资本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以注册制为牵引的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注册制改革硕果累累,在健全市场功能的同时,促进了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截至2022年12月31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5,067家,总市值84.86万亿元。各板块之间差异化发展特色进一步强化,主板市场将继续积极服务大市值企业、成熟企业;科创板和创业板将继续服务好“硬科技”和“三创四新”企业;北交所积极发挥好对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的扶持,成为服务创新中小企业的主阵地,进一步连通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

北京市上市企业方面,报告指出,2022年北京市A股上市企业460家,总市值21.16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全年新增全球上市公司61家,其中A股43家,港股15家,美股2家,瑞士证券交易所1家。此外北京市IPO企业“专精特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例高,2022年,北京市新增A股上市企业43家,其中有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27.91%,“专精特新”企业估值及流动性普遍高于平均水平。

在融资方面,2022年全年,北京市企业共完成85笔股权融资,包括首发及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等再融资,融资金额2,243.61亿元;北京市上市企业共发行债券562只,包括短期融资券、金融债、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类型,融资金额20,332.34亿元。北京市上市企业全年直接融资金额名全国第一,融资能力强。

另外,北京市上市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为12.42%。2022年,北京市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大幅增长,根据三季报数据,北京市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达到2,523.94亿元,同比上涨19.32%,平均研发费用率为12.42%,均领先全国。

北京高新技术企业主力军作用突出,2021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达2.9万家,为2015年的2.3倍,占全国比重近十分之一,居全国各城市首位;高成长创新主体逐步壮大,2021年北京独角兽企业达到102家,是2015年的2.5倍,约占全球的6.8%;截至2022年10月,北京市已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0家,近六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超七成属于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领域。

本次大会,北京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重磅发布2022“钻石之星”TOP100上市后备企业。据悉,2022年一季度起,北京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企业信息数据库进行初步筛选摸底,4月钻石之星培育计划正式启动并开始接纳各指导及协作单位企业推荐并且接受企业自主填报测评,6到9月将汇总申报企业情况启动赋能计划,采用走访调研、线上培训、线下辅导、融资路演、行业沙龙、专业诊断等方式,按照企业行业领域及经营阶段组织实施定向服务。10月到12月,全面开展钻石之星企业评比工作,最终形成“钻石之星”百家企业榜单。

从100家企业的注册区来看,海淀区31家,朝阳区9家,昌平区2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9家,顺义区4家,丰台区6家,通州区6家,东城区2家,石景山区5家,门头沟区1家,大兴区6家,西城区3家,平谷区1家,怀柔区1家,密云区3家,延庆区2家。

100家企业中前五大行业分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1家,医药制造业15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家,专用设备制造业6家,专业技术服务业4家。

根据企业企业2021年经营情况,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13家,5000万元-1亿元的11家,1-3亿元的28家,3-5亿元的18家,5-10亿元的10家,10亿元以上的9家。2021年净利润在3000万元以下的42家,3000-5000万元的10家,5000万元-1亿元的23家,1亿元以上的10家。

从企业成长性来看,根据已有数据统计显示,企业2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为54.92%,87.67%左右的企业21年营收增长率为正值,最高为768.46%。79.41%左右的企业21年净利润增长率为正值,最高为1649.26%。

100家企业中,96家具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59家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38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79家企业有历史融资,其中近三年有融资的企业有50家。29家意向上市创业板,21家意向上市科创板,43家意向上市北交所,7家意向上市港交所。

报告指出,随着北交所的成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互联互通,错位发展,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各自服务相对应的企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贡献应有的力量。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