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精特新“小巨人”盘点!亮点来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吴文汐2023-01-10 09:16

“专精特新”在2022年热度再度走高。

2022年3月,“专精特新”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中央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规格越来越高、措施力度越来越大。

2022年6月,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分层分类分级指导,坚持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

而在2022年8月,工信部公示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公示名单,各城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再次提升,多座城市新增“小巨人”数量超出前三批总和。

这无不表明,我国正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2019年至今,工信部已先后公示了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8997家。同时,各地2022年也在梯度培育和政策、资金支持上继续发力,以继续引导更多企业进入专精特新领域,并为专精特新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深圳新增数量重回前三,武汉提升快

从省份来看,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福建、四川、河北等省份在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均超过100家,表现较为突出,多个省份第四批“小巨人”企业新增数量超出前三批总和。

湖北2022年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上“异军突起”,算上第四批公示的名单,湖北共有478家“小巨人”企业。而在前三批名单公示时,湖北“小巨人”企业数量为172家,仅占全国的3.6%。过去一年,湖北专精特新企业后发争先,整体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总量上升至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在全国占比提升至5.26%。

从城市来看,2022年北京、深圳、上海、武汉、杭州、重庆、苏州、宁波、成都、合肥、长沙、嘉兴、厦门、天津、南京、台州、温州、无锡、广州、青岛新增“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前20,其中北京、深圳、上海、武汉、杭州、重庆、苏州、宁波8市新增“小巨人”企业数量过百家。

深圳在2022年度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数量重回前三,新增276家“小巨人”企业。作为一座高度市场化的城市,深圳的中小企业活跃度达全国之最,这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提供了广阔市场。同时,深圳专注自身优势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深圳获批企业主要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基础软件等领域。按照第四批公示名单,深圳已经超额完成了曾经提出的在2022年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0家的目标。按照规划,深圳在“十四五”期间将力争发展1.26万家国家、省、市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武汉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158家,紧跟北京、深圳、上海之后,排名上升至第4位,在数量上突飞猛进。武汉此次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图谱,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主要集中在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武汉支柱产业链上;二是本地企业特别是老牌企业积极响应——仅从数据看,武汉158家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中,注册时间在2002年以前的就有42家。

同时,武汉无论是科研还是产业都具有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21年,武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为近9年来最快增速,尤其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6%。截至2021年,武汉共有9151家高新技术产业,2020年R&D研发投入强度为3.51%,在中西部城市中仅次于西安。

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多座城市均在数量上取得较明显的进步。例如,杭州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155家,位次从全国第17位上升至第5位;苏州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123家,位次由全国第21位上升至第7位;嘉兴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71家,跻身全国前20行列。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杭州、苏州、嘉兴等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之承接了周边城市尤其是上海的产业、资源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城市整体的产业发展。同时,上述城市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均聚焦于自身优势产业以及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例如,嘉兴“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于高端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基础核心零部件等领域;苏州新增“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制造领域,专注于重点赛道也为这些城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提供了集聚力。

梯度培育更细化

2022年,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对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和认定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

同时,各地方政府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和政策支持的力度也在去年持续加大。

从“小巨人”企业数量上升较快的几座城市来看,均体现出这样的趋势。2022年5月,杭州发布《加快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万千百”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到2025年,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万家,滚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00家以上、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0家。资金支持方面,杭州对首次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政策分档分别给予不超过10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2022年,重庆发布了《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发展,到2025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5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00家,新增上市企业25家。在资金支持方面,提出整合中央及市级财政资金,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每年遴选100家左右“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给予重点资金支持。

同时,《办法》中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提出了更加细致的指标要求,从第四批获批的“小巨人”企业来看,也体现出了专业化趋势更加明显,创新性、成长性更好的特征。

数据显示,第四批“小巨人”企业从事细分领域时间均为3年以上,在10年以上的多达3000余家,很多企业都在强链补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批“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4%,远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平均拥有Ⅰ类知识产权16项、发明专利14项。近两年,企业户均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速在20%以上,增长态势明显。

这样的调整也使得前几批获批的“小巨人”企业可能会面临淘汰机制。事实上,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公示名单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2022年9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介绍,目前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此之前,前三批“小巨人”企业数量尚为4762家,若与第四批公示时的数量4357家比对,意味着至少“刷下”了122家企业。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非“一劳永逸”,很多“小巨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支持企业发展的差别化政策供给不足,企业融资困难,市场开拓困难,高端人才引进难等问题,同时,由于技术研发的资金增加,企业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难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抗风险能力偏弱,政府应该针对不同梯度的专精特新企业,出台更加细致的培育扶持政策,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化、差异化的发展,避免企业出现发展后劲不足的风险。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