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我国医药产业持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突出成绩,化学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中药、医药流通、医疗服务等各细分领域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药品可及性明显提高,同时也更高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更高水平融入了全球产业体系。
近年来,沪市多家企业实现技术和产品突破,国产产品话语权逐步加强。在医药研发外包领域,中国市场增速也高于全球。从沪市213家生物医药公司经营业绩来看,2021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净利润968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和12%,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
规模效益稳步提升 细分领域龙头表现突出
近年来,面对内外部环境复杂变化,我国医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稳健增长。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高出工业整体增速4.2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3.0%提高至3.9%;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9%和13.8%,增速居各工业行业前列。
从沪市213家生物医药公司经营业绩来看,2021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净利润968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和12%,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其中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表现突出,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数据显示,18家市值300亿元以上公司2021年合计营收占比约37%,净利占比约26%,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为16%和15%,其中17家公司营收、净利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复合增长率,7家公司的营收、净利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0%。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医药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医药产业持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内企业新增药品生产批件2941个,其中首次上市药超过200个,278个品种964件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多个疾控重点疫苗实现产业化,同时,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等措施取得实效。
这其中,沪市多家医药企业在保障药品供应、罕见药研发生产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华润双鹤,作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品种品规最齐全的常规大输液生产企业之一,将“全力保障医院临床用药需求”作为第一优先级,几十年来积极主动承担国家、地方各级救灾、应急任务;沪市上市公司国药现代,拥有1456个药品批准文号,并作为国家级药品供应和储备定点企业,承担中央原料药储备任务,避免储备原材料短缺和价格波动;上海医药,在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上坚守多年,拥有21个罕见病药品种,涉及34个罕见病病症,是国内拥有罕见病药品批文最多的企业之一,并坚持合理定价,积极保障罕见病存量品种的全国供应。
惠民让利作用凸显 药企主动适应行业趋势
“用药难、用药贵”曾是无数患者的心头之痛。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之后,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策持续发力,不断提升药品可及性,让老百姓用得上、买得起、买得到。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统计公报,医保药品目录方面,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4次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250种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2021年协议期内,221种谈判药报销1.4亿人次,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1494.9亿元。
记者统计,沪市多家医药公司产品,通过医保谈判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包括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等PD-1均谈判成功被纳入医保,进一步减轻患者用药负担,让有限的医保基金惠及更多的患者。在带量采购方面,2020年至2022年共开展七批药品集采,涉及292个品种,平均降价超50%,医保基金持续“腾笼换鸟”,上海医药、恒瑞医药、海正药业、国药现代等沪市上市公司的多项品种中标。
另一方面,对于药企而言,尽管药品降价带来短期阵痛,但长期来看或有利于药企从“带金销售”的无序竞争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引导其将努力转移到提升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研发的正确轨道上来,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背景下,各大医药企业亦积极调整战略,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疫情防控贡献突出 中医药诊疗方案获认可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防护物资、诊疗设备及时扩产,诊断试剂、治疗药物、新冠病毒疫苗应急研发和产业化成效突出,有效满足国内接种需求,并为全球抗疫做出积极贡献。
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各大药企争分夺秒开展相关检测试剂、疫苗及药物研发,国药集团、康希诺等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先后在国内获批上市;圣湘生物、硕世生物等一批上市公司共计获批67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万泰生物累计已有18种新冠检测试剂获得48项国际认证,为全球多地区提供服务;复星医药、华海药业、九洲药业等5家中国企业获国际药品专利池组织授权,仿制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以供应全球95个中低收入国家;上海医药、九州通等医药流通企业在疫情期间坚守物流、医院供应链、零售等一线岗位,加班加点完成数倍于往常的药品分拣和配送任务,在极限条件下完成了各类医疗物资保供的使命。
此外,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出独特优势,沪市多家上市公司产品被列入新冠诊疗方案。一批中药企业深耕主业,走出一条“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战略道路。
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 进口替代稳步推进
近年来,沪市多家企业实现技术和产品突破,国产产品话语权逐步加强。
例如在医疗器械领域,目前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在心血管支架、人工脑膜、骨科植入创伤类及大中型医疗设备中,监护仪、DR(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等均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在体外诊断领域,分子诊断和生化诊断的国产化率均已达到50%,万泰生物、安图生物等体外诊断企业,在化学发光等技术领域积极创新,不断实现进口替代。华大智造、联影医疗等企业,依托自身创新实力,实现了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核磁共振成像等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突破,各项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的三位电生理设备先后取证,为我国电生理设备破局打下基础。
此外在医药研发外包领域,中国市场增速高于全球。药明康德作为全球第一梯队的“CXO”企业,通过持续强化一体化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多地布局、运营及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业绩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药明康德10月13日披露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第三季度公司首次实现季度营收突破100亿元大关。
创新驱动转型成果初显 高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创新是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1000余个新药申报临床,47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较“十二五”翻一番;医疗器械、制药装备、生产用耗材等领域的一批高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另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已有19款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与跨国企业相当,突破性品种名单中已有70款产品,标志着具有临床价值的国产创新药数量持续增加。以沪市创新药龙头公司为例,恒瑞医药目前累计已有11款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创新药收入占比约40%,数十个创新药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复星医药2022年上半年有2个创新药获批上市,14个创新药于境内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按适应症计算的在研创新药数量达70项。
从沪市121家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来看,2021年共计研发投入520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为24%,其中26家公司研发投入超5亿元,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上海医药等公司的研发投入均超20亿元,45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10%,占比近4成。
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速 健康元赴瑞士发行GDR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大力开拓全球市场,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
从境外业务收入情况看,沪市医药企业整体境外收入占比,由2016年的7%上升至2021年的10%,20余家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过半,40余家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30%。从跨境交易情况看,据市场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创新药进入出海爆发期,全年出海创新药的企业数量高达39家,本土药企与海外药企的跨境交易累计271起,5年内实现增长300%;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海外并购全年公布53宗交易,交易金额26亿美元;药企授权许可交易数量约有169项,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等公司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
同时,中国药企高水平开放不断提速。健康元成为国内首家赴瑞士交易所发行GDR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旗下各生产企业正积极推进国际化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