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2家公司被要约收购
来源:深圳商报2022-10-14 08:05

记者 陈燕青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的调整,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案例也明显增加。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13日,年内已有妙可蓝多、东风汽车等12家公司将被要约收购,同比增长逾三成。根据记者梳理,大多公司为部分要约收购,收购价较二级市场存在较大溢价,因此受到资金的追捧。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开向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一般分为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要约收购约定的收购期限一般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各国法律对强制要约收购触发点的规定各不相同,我国目前的强制要约收购触发点定为30%。

根据记者梳理,年内部分要约收购的案例较多,包括杭齿前进、路畅科技、东风汽车、汇通能源、百大集团、妙可蓝多、鲁阳节能、碧水源等8家公司;此外,德邦股份、ST信通、人人乐、*ST山航B等4家公司为全面要约收购。

从要约收购的目的来看,一是实施行业内的横向整合并购,如中国国航要约收购*ST山航B。二是大股东巩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如蒙牛要约收购妙可蓝多、奇耐亚太要约收购鲁阳节能。三是借此获取控股权,如京东物流要约收购德邦股份。

记者注意到,为了吸引股东接受要约,大多数要约收购的要约价高于市价,存在一定的套利机会。

其中,汇通能源要约收购价溢价率最高。根据公告,要约收购的价格为每股19.28元,较停牌前收盘价的溢价率高达110%。

从被要约收购的公司表现来看,大多股价上涨。如京东物流要约收购消息出炉后,德邦股份一度在10个交易日里拉出了6个涨停板,表现极其抢眼;因被要约收购,鲁阳节能连续拉出了4个涨停板;高溢价收购也使得汇通能源复牌后连续5个涨停板。

深圳一位私募高管提醒投资者,“由于部分要约收购并非所有预受要约的股份都会被收购,如果超出目标数,将会按比例收购,这意味着即使存在溢价,也不意味着可以无风险套利。如果股价高于要约价,投资者可以直接抛售,无需接受要约。”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