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间,备受关注的美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出炉。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9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8.2%,高于市场预期的8.1%;9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录得6.6%,为1982年8月以来最高。
美联储11月加息近在眼前,作为未来加息幅度的关键指引,此次通胀数据出人意料地高企,暗示美国“高通胀”的烦恼并未消退,这或推动美联储在下个月再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甚至100个基点。
数据出炉后,美元指数直线拉升,跃升至113上方,迅速逼近114关口。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跳水,截至发稿,道指跌1.86%,纳指跌逾3%,标普500指数跌2.43%。
9月CPI意外高企 通胀烦恼难消
整体来看,最新公布的美国9月CPI数据依然“不容乐观”。
尽管受汽油价格下降的影响,美国9月CPI同比涨幅从上月的8.3%小幅降低至8.2%,为2022年2月以来最小涨幅,但并未达成通胀下降至8.1%的预期。
核心通胀数据则更添烦忧。美国9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涨幅从8月的6.3%逆势回升至6.6%,高于市场预期,重回1982年来的最高同比增幅水平。
“核心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设定的目标,并似乎会更加根深蒂固。”PIMCO(品浩)分析称,通胀加剧的范围已从受疫情影响而生产中断的商品类别,扩大到包括住房和服务等更具周期性的类别。此外,在过去两年中,长期通胀预期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吃紧也推高了工资水平。
通胀下降面临三大阻力
美联储料将激进加息
美国9月CPI数据强化了美联储再次大幅加息的预期。与美联储多次强调的“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相比,仍处历史高位的通胀率令美联储“焦心”。
从今年3月份美联储开启加息以来,美国通胀就展现出较为强劲的“粘性”。国海证券研报表示,如果分别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美国核心PCE环比折年率来看,核心通胀依旧高位运行。此外,最近3个月的PCE环比折年率略高于最近6个月的数据,表明近期通胀回落速率有所放缓。
美联储在年内已经渐进式完成五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300个基点。那么,在美联储如此大手笔的加息之下,为何美国通胀迟迟难以快速消退呢?
国海证券研报分析称,当前美国通胀有三大顽固症结:一是全球需求具有韧性,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二是前期房价的上涨带动房租价格持续上行,成为当下美国通胀的“中流砥柱”;三是劳动参与率下降导致“招工难”,进而催生“薪酬通胀螺旋”。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公布的9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长速度高于预期,失业率从3.7%下降至3.5%,使美联储能够继续专注于对抗通胀。今日凌晨公布的美联储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也显示,与会者认为“通货膨胀率仍然高得令人无法接受”,暗示美联储仍将延续加息态势。
CPI数据难言通胀“回落”,叠加非农数据强劲的助推,美联储在11月份的议息会议上激进加息的概率提升。截至发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在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7.2%,100个基点的加息可能性为2.8%。
货币政策何时转向?
仍要视经济数据而定
美联储11月大幅加息“几成定局”,市场更关注的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何时转向?专家认为,美联储停止加息的条件主要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相关。
“当前供给端压力有所缓解,但需求仍具有韧性,薪资增长短期预计仍将高位运行,导致美国核心商品与服务通胀粘性较高,叠加能源价格未来下跌空间有限,年内美国通胀回落速度或偏慢。”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预计明年上半年,在货币紧缩滞后性影响的推动下,叠加基数效应,美国通胀或将出现明确的回落信号。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衰退和劳动力市场恶化也将给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施加压力。明明预计,美国就业市场于明年一季度恶化的概率较高,而美国经济料将于明年上半年由于劳动力市场疲软而步入实质性衰退。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将美国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月的2.3%下调至1.6%。基于美联储对于失业率的预测,“萨姆规则衰退指数”(三个月失业率均值与过去12个月低点的差值)或将于明年达到0.5%,意味着美国将出现经济衰退。
整体而言,专家预计美联储于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的概率较高。但正如美联储在会议纪要中所表露的那样,货币政策的转向仍要视经济数据而定,市场期待美联储在后续的议息会议和相关发言中寻得更多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