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东西】
童话迟早要醒,只要醒在自我而真实的选择里,就很好。
筱燕
暑假进入尾声时,我带女儿小糖跟团旅行,往返4000公里,去了一趟位于加拿大东海岸的海洋三省。我尤其喜欢爱德华王子岛,风光旖旎,随便拍都是一张张明信片。
不过,天下的美景本来就有相通之处,我不过是链接和感应美景的载体罢了。相比风景,旅途中的人更吸引我:“三分游、七分讲”的导游,有趣的旅友,有故事的客栈老板……这些熟悉的陌生人,像闪烁的星光,照亮了沿途的风景。
这是个大巴旅行团,除了留给导游C的第一排外,56座的大巴车全部坐满了。团友们多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华裔移民,人人口罩遮面,除了从多伦多本地出发的,还有从温哥华和中部萨省等地来的,最远的来自澳大利亚。疫情两年多,大家被抑制的旅行热情一旦爆发,比夏天的太阳还要灼热。司机说,这是今年夏天他开的第9个海洋三省旅行团!
抵达爱德华王子岛时,已是旅行的第四天。
这是加拿大面积最小的省,最早加入加拿大联邦的四个省1864年在此签约,所以这里也被视为联邦的诞生地。这里有“龙虾岛”之称,龙虾冠绝加拿大,一磅重的龙虾要八年时间才能长成,好吃又弹牙。除了龙虾,Montgomery (露西·莫德·蒙格玛利)是爱德华王子岛最大的IP。她1874年出生于此,9岁开始写诗,中年时经历5次退稿、出版了为她带来巨大声誉的《绿山墙的安妮》。马克·吐温曾写信给她,称“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我们去看了150多年前签约的那张长桌,又去了和Montgomery相关的一些景点。有一个为游客准备的节目:穿上安妮式长裙、戴上安妮式草帽,帽子下连着安妮式红发、梳成了两个小辫子,妆扮成安妮的样子照相。团友中有一个从萨省来的小伙子,他高中就来加拿大留学了,不久前拿到了移民身份,便背包四处出游,一路上他风趣又热情,大家都很喜欢他。这时他也凑趣穿上裙子、戴上假发,导游C忍着笑帮他拍了照。
C是我喜欢的那种导游。团友年纪最大的74岁,最小的小糖13岁,她都照顾得妥妥帖帖。更令人赞叹的是,沿途风景和她似是故交,见她点头,而她也用信手拈来的故事和数字回礼,英语、普通话和广东话各讲一遍,人和风景两不相负。
黄昏时分,我们到了当晚入住的乡村酒店,晚饭就在酒店吃龙虾套餐。第一道菜是什锦海鲜浓汤,味道不错。第二道炒贻贝,壳大肉小,吃起来不过瘾。第三道主角登场,服务员推着餐车出来,车上五十多个碟子,每个碟子里一只龙虾,望上去红彤彤一片,场面壮观,大家不禁站起来鼓掌,然后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太好吃了!”品尝完龙虾后,小糖满足地说。
过了一会儿,一位戴口罩的华裔女子来收啤酒钱。C之前就告诉我们,这是老板娘,北京人,老板是一位当地白人,疫情期间酒店的经营很困难,现在逐渐复苏后,也很难请到合适的服务员和维修工,很多事情都要老板娘亲力亲为。
这家乡村酒店占地广阔,巨大的绿色草坪上,散落着一栋栋白色的小屋,宁静美好,像一个童话世界。而其实,即使没有疫情时,当地也因为半年冬天无法营业,每年天气转暖后都要检修房子、打扫迎客,运营和管理之难,非一般人能够想象。
小糖吃完甜点就跑出去荡秋千了,天色渐渐黑了,我离开餐厅去找她。循着笑声的方向,远远看到两架秋千摆荡得很高,是小糖和团友中一个读大四的女孩,两人相差九岁,却一路相谈甚欢。在她俩的年龄,世界如同此时酒店路灯下的一团光晕,镶着玫瑰的金边,但看不真切——童话迟早要醒,只要醒在自我而真实的选择里,就很好。
(作者系旅居加拿大华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