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家人口账本公布了。14.1178亿的总人口意味着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有人希望人口少一点,这样竞争就小了,每个人都会多一点成功的机会,机会成本也会降低,而且出门也许不会那么堵车了,大城市的房价也许就降下来了。
然而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未来的风险和机遇。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连串复杂的数据中,我们首先意识到我国依然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但人口增速放缓了,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会是常态。
这个问题当然会影响房价,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少了,房价一定会跌。但事实并非如此,人口如果持续低增长,就会出现新的流动趋势——抱团,人口越来越向发达地区流动,向大城市流动。
以日本为例,日本人口连续第11年负增长,人口近半数集中在大城市,东京经济圈的人口依然连续6年增加,房价依然连续11年上涨。
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人往高处走嘛!一个只有不到1000人的村庄养不起一所学校,养不起一家大商场,也养不起一个大医院。人们都会去教育医疗资源丰富、购物消费方便的大城市。最简单的现实是,眼下农村的家庭都想方设法让孩子到县城读书,娶媳妇最起码要在县城有一套商品房,公职人员退休后也都希望到县城居住养老。而但凡有条件的,还都是向大城市靠拢。
事实也如此,过去的10年,我国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这就是说,人口数量的变化,未来会带来房价的分化,欠发达地区的房价会降,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会降,但大城市的房价要看涨。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连串复杂的数据中,我们还意识到人口结构在变化,新生儿急剧减少,老龄化加深了。统计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趋近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占比标准(14%)。
与10年前相比,15-59岁的人口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上升5.44个百分点。别小觑这五六个百分点,在14亿多人的庞大基数之下,这样的百分比代表的绝对值是七八千万人口,比英国或法国的总人口还要多。
这凸显了“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需要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育等人口服务体系。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会促进老年人市场继续扩张,养老服务在未来的5-10年会迎来大幅增长,与老年人有关的服务产品一定会是未来的风口,尤其是数字化银发经济前景可期。同时也带来智慧、传承、发挥和需求拓展扩大。就政府而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劳动者素质教育,改革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放宽生育政策,还要开放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