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在中国古代王朝的价值观中一直以篡位者的身份受到批评,但在近代,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王莽改制太超前了。他的土地公有、均产、废奴三大政策,到今天仍然属于世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而王莽居然敢在纸张都未发明的年代贸然推行,其胆量气魄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误”,“土地公有”和“废奴”暂且不提,想通过强制富人把财产分给邻居的办法来实现“全民均富”,这必然要引起社会大部分阶层的反抗。
常言道历史总在重复。像王莽这样的例子千古难得一见。但在我看来,如果将范围放宽到世界史,那么还是可以找得到的。
1970年智利大选,一位极具人格魅力,智力超群的理想主义者成为了智利总统。
他就是萨尔瓦多·阿连德,智利社会党创始人之一。
可以说阿连德真心实意地想增加人民的福利。他上任后将智利的卫生投入和住房投入提高了71.6%;同时扩大社会保障和家庭补贴福利;在下令冻结物价的情况下,一年内给全国工人涨了55%的工资。
所以和王莽一样,阿连德一度被很多人看成是圣人。
但他短时间提高工人收入的钱从哪里来?并不是靠经济增长下一点点的改善分配,而是和王莽一样直接颁布法令“均贫富”。
阿连德用1年时间强行没收了三千万亩地要分给农民;接着又下令将全国80%工厂、40%制造业、60%国民生产总值、400多家企业统统收为国有。
智利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但在19世纪智利无力开发,所以是美国资本进入开发矿产,智利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铜矿开采公司由美国人创立,到1970年仍然有49%的股份掌握在美国手中。
智利作为发展中国家想要收回国家经济命脉主权无可厚非,正常的方式是谈判和赎买。可阿连德却选择了最激进的方法:在无补偿的情况下直接没收所有美国股份。
王莽和阿连德对于外交都是完全外行的,王莽轻率地破坏了与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的外交关系,而阿连德也轻率地与美国结仇,完全不考虑国际形势。
而且阿连德甚至还得罪了智利军方,他不顾反对大量邀请古巴人进入智利,接受了卡斯特罗赠送的配枪,让敏感的军方怀疑他要先下手为强。
阿连德甚至还得罪了在智利根基深厚的天主教会:他要将神学生送往工厂和矿洞搞劳动改造。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阿连德的政策将所有敌人都逼到死角,同时还得罪了所有潜在的友方。
最后,和王莽一样,他的政权抵挡不住经济政策的反噬:因为开支不足滥发货币,导致了货币贬值,人民的名义工资虽然上涨,实际工资却在下降。全国经济陷入混乱,最后连原先支持他的工人阶级都走上街头发起罢工。
这和王莽执政后期农民起义蜂拥而起的状况非常相似——尽管改革初衷良好,但最后连本该受益的阶层都苦不堪言,这只能说这场改革是种瓜得豆,南辕北辙。
执政14年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和他最后的一批拥护者一同被杀。而阿连德的命运也非常相似,执政3年后,阿连德在叛军包围下自杀,守在他身边的只有数十名总统卫队成员。
王莽和阿连德都不是无政治经验的新人,而他们居然会犯下如此冒进主义的错误。其中的原因至今仍然让人迷惑。也许我们对权力的奥秘仍然研究不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