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连续剧《清平乐》,让我对宋仁宗这样一位独具执政风格的皇帝多了一些新的认识。
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开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延续2132年的皇权制度也随之倾覆。在这段漫长的时期,涌现出了83朝共400多位皇帝——因为统计的定义与口径不同,结论也就不同,其中有408位说、422位说和494位说等,不一而足。
就皇帝们的庙号看,被称为太祖、高祖、太宗和高宗的“群成员”,各自加起来,是高达两位数的。与他们相比,被后人誉为仁宗的,仅限于个位数,如果不算被非本朝追封的后蜀刘禅,仅有6位皇帝在崩殂后配享“仁宗”的庙号,其中施政在大一统王朝的更少,只有4位,分别是宋仁宗赵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和清仁宗嘉庆。
宋仁宗(1010年~1063年)是这4位仁宗中的第一位,终其一朝,他以仁作为施政之本,施政注重休养生息,反对穷兵黩武,广开言路,善于纳谏,不折腾百官尤其是百姓,追求天下平宁,麾下人才辈出,涌现出范仲淹、司马光、苏东坡等一流的政治与文化大家,人丁兴旺加经济较繁荣,国家生产总值、科技等都位居于当时世界的巅峰,史称“仁宗盛治”。宋仁宗在《宋史》获得了“为人君,止于仁”的评语,享有千古第一仁君之誉。
在四五百人的皇帝群里,仁宗为什么是近乎百里挑一的凤毛麟角的角色?
这要从更远的源头说起,《论语》记载,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爱人。《论语》还有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学者曾统计过,《论语》499段话中,有58段涉及“仁”,“仁”字出现了100多次,是整部《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是做人与待人的最高准则,占据着最高的道德高地,也展现着最高的道德境界。《礼记》有言:上下相亲谓之仁。一言以蔽之,仁是指各种人等彼此之间的相亲和相互爱护。
仁的定义如此,接着的问题是,仁,容易做到吗?
对此,孔子很自信: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想为仁,仁就可以达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道不远人,仁也不远人,当然,知仁易,真正地履行仁则不易,孔子弟子有三千,有七十二贤弟子,颜回是孔子最为欣赏的弟子,也仅是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而已。
对于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们,长保一颗仁者之心,在尽可能广泛的时空里推行仁政,就更是难上加难的事。他们一怒之下,就可以君威加诸海内外,鞭指之处,金戈铁马滚滚时,可让万千人头落地,直接导演出或一将功成万骨枯,或损兵折将而回,乃至王朝倾覆的历史大剧,所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战国策》)。加之平日政务繁忙,上朝想摆脱又摆脱不了的百官,退朝后三宫六院里的种种纷扰事端……面对从西瓜到芝麻的万千头绪,极少数皇帝即使能比较自律,注意克制自我的负面情绪,要在日常施政中长期不懈地体现出仁政的风格,自然就是万难的。
皇权制度将天下人的天下完全视为皇帝一家一姓的天下,在这种坏制度的庇护下,历史上的400多个皇帝局促在狭隘的皇宫里,加上挥之不易去的人性弱点,能做个好皇帝,堪称明君贤君仁君的不多,为非作歹且视民众如草芥的混蛋皇帝,倒有不少,以致谭嗣同在《仁学》中激愤有言:“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清平乐》所描述的宋仁宗之仁政,是建立在他对人性的洞察和同情心、同理心的基石上的,有一念不忍的恻隐之心,多少就可惠及苍生。所以,在皇帝群中,行仁政如宋仁宗者,自然就是凤毛麟角的角色。他的时代,在漫长且黑暗的皇权史上,就成为了少有、短期但透露出历史几缕亮光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