瞩望“十五五”,中国将坚持以创新之光照亮发展之路,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部署,着眼长远强国之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彰显出中国以科技创新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战略定力,不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也将为中国同各国的互利共赢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十四五”时期,中国以创新引领发展迈出铿锵步伐。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第十四位跃升至第十位;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加快崛起,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神舟”飞天、“天眼”巡空,到国产大飞机C919、国产大型邮轮相继投入商业运营,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映照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步伐,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正如葡萄牙经济兼国土融合部部长阿尔梅达评价,中国近年来在创新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是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厚植发展优势,是中国着眼全局、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未来5年,中国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聚焦创新的系统擘画、明确部署,有力增强各方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在联合国副秘书长盖·莱德看来,中国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点的突破,更展现在创新之势的全面形成,进入“创新爆发期”的中国重塑世界科技版图。
科技创新是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始终坚持以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中外政府间科技协议达119个,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电动车巨头比亚迪将核心技术面向全行业开放共享……中国企业在探索技术突破的同时,持续推动创新技术互惠互享,赋能全球普惠包容发展。在跑出创新“加速度”的同时,中国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瞩望“十五五”,中国将坚持以创新之光照亮发展之路,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